随着2013/2014榨季进入尾声,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市面上再度传出“收储”的消息。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家五部委此前联合下发了制糖企业临时存储300万吨国产糖的文件,督促地方“五一”前后落实到企业,目前云南、内蒙古等地准备5月份完成收储工作。
不过,由于此次收储计划早在年初就已经提出,业内人士认为该利好已经基本消化完毕,而有关部门更倾向于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糖价,依靠政策托市提振糖价恐难以实现。随着“厄尔尼诺现象”成为市场焦点,糖价走势更多将与“天气变数”相关。
政策之手难解糖市困局
由于全球糖业步入增产周期,供需失衡,加之低价进口糖大量涌入,2013/2014榨季以来,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下行,糖企大规模亏损已成定局,云南方面近日就预计本榨季亏损将达到22亿元以上。
“由于食糖市场低迷,银行对制糖企业信贷下调,加上食糖销售进度缓慢,造成企业资金困难,少部分企业不能按时足额支付甘蔗款,出现了打白条现象。”广西糖协理事长农光日前在昆明糖会上表示,截至4月20日,应付农民蔗款308亿元,已付225亿元,兑付率仅为73%。这不但影响了农民的种蔗收入,也打击了农民新榨季种植甘蔗的信心。
为稳定糖业市场,早在3月中旬,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五部委即联合下发通知,决定2013/2014年度实行国家支持制糖企业临时存储300万吨国产糖的政策。而直到近日收储政策的落实终于被提上日程。此次昆明糖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已经联合出台了300万吨临时收储计划,“五一”前后将会落实到企业。
“当时大家都挺激动的,因为通知早就下发了,但一直没有具体措施。”招商期货研究员杨霄告诉记者,各省已于4月上旬相继收到相关文件。其中,云南地区计划收储52万吨,内蒙古承担4万吨工业短期储备,并准备5月份完成收储工作。而除临时收储的300万吨中分配的52万吨外,云南已经启动了省级80万吨短期食糖储存工作。
尽管有观点认为,收储300万吨可以使糖价恢复200-300元/吨,有助于市场走出低迷。但安信期货研究员刘鹏认为,临储政策的利好基本已消化完毕,落实时间的确定对糖价并无太大的提振。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关部委对目标价格改革的表态更值得关注。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目标价格管理有两个思路,一是甘蔗收购还是政府定价,比如甘蔗收购价定为400元,如果对应的制糖成本是5000元,5000元就定为目标价格,如果糖价跌至4500元,就把差额500元补给制糖企业。二是甘蔗收购价也放开,如果糖价跌至3000元,对应的甘蔗收购价是250元,对农民制定目标价格,假如是300元,就补给农民50元。
“相关负责人在昆明糖会上表示调控的核心是加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价格干预,向供求调节转变。” 刘鹏认为,市场化信号的释放说明国家对于目前低迷的糖市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政府更倾向于通过供求关系从根本上转变糖价下跌的局面,想依靠政策托市来提振糖价恐难以实现。
糖价短期偏弱震荡
目前国内糖市基本面仍维持疲弱,供应充足需求不旺、库存高企与大量的进口糖对于国内糖价形成较大的压力,因而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国内糖价或将偏弱震荡。
广东糖协理事长刘汉德分析称,本榨季全国估计产量1330万吨,截至3月底已经进口248万吨糖,今年进口数量可能超过300万吨。本榨季估计结转50-80万吨库存,减去古巴糖40万吨入库,供应量估计达到1650万吨。
“由于销糖进度较慢,加之今年国内市场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去库存艰难,对糖价形成较大的压力。”刘鹏告诉记者,目前工业库存达到榨季最高水平,744.29万吨的库存量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
而即使随着天气转热,饮料消费启动,业内对食糖的消费增长也持谨慎态度。刘汉德预计后期消费增长率会恢复到过去十年榨季的平均水平,估计为1450万吨,过剩200万吨,供求压力比较大。
刘鹏则指出,随着夏季的临近,食糖备货期开启,国内糖市随着需求回暖或将止跌企稳,加上2014/2015榨季减产的预期,糖价长期或将震荡上行。
眼下,对糖价上涨最有力的支撑似乎只剩下“厄尔尼诺现象”。刘鹏表示,从历史数据看,厄尔尼诺现象对于中国糖产量的影响有滞后性,通常影响厄尔尼诺年后的第二年,因此对于国内糖价的支撑在短期难以直接体现。但厄尔尼诺对巴西、印度等产糖大国糖产量的影响将会支撑国际糖价,进而对于国内糖价形成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