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县城,搞这么大规模的大学城,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前不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广西平果采访时问该县的县委书记韦周凡。
提起平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平果铝。有“铝都”之称的平果,铝是标签。
“铝资源再丰富,终有采完的一天。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铝矿储量还能维持三四十年的开发。三四十年之后,平果发展靠什么?”韦周凡认为,这是个一直摆在平果人面前的考题。
韦周凡说,放眼全国,“开采—繁荣—枯竭—衰退”似乎成了资源型城市逃不脱的“魔咒”。要跳出“魔咒”,必须早做打算。平果的决策者在多年前就开始考虑:平果因铝而兴,绝不能因铝而衰。所以,近年来,平果一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做深做精“铝”文章;另一方面,加快培育非铝产业。
“非铝产业包括非铝工业和第三产业,大学城就是我们三产发展的一个龙头。”韦周凡说。
据了解,平果境内铝矿储量达2.9亿吨,由于小平同志当年“广西平果铝要搞”的指示,平果铝业公司(现名为中铝广西分公司)1995年年底全面建成投产。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平果也因此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新兴的铝工业基地。依托丰富的铝资源和国家大型企业中铝广西分公司的优势,铝工业已经成为平果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铝深加工及铝上下游关联度正在逐步提高,铝加工企业积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目前,平果涉铝企业达33家,形成年加工氧化铝250万吨、电解铝15万吨、再生铝40万吨、各类铝材55万吨的产能。2013年,铝产业产值达173.5亿元,利税15.8亿元。受益于铝产业的快速发展,平果的财政收入从1997年突破1亿元后,一年一个台阶,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2013年,平果县财政收入完成22.15亿元。
不过,采访中,韦周凡对记者说了这样一组数字:2006年,平果的财政收入已超过10亿元,达到11亿元,其中,中铝广西分公司对平果的财政收入贡献是9亿多元;2012年,平果的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中铝广西分公司对平果的财政收入贡献还是9亿多元。
通过这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在平果经济发展的轨迹中,中铝广西分公司从平果财政收入的几乎全部到如今的龙头,数字背后凸显的是平果经济结构发生的悄然变化。
“平果的财政收入从10亿元到22亿元,靠的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韦周凡说。
韦周凡介绍,如今,平果非铝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生力军。2013年,非铝产业产值达52.5亿元,利税5.3亿元,增长12.63%。全县形成以铝产业为主导,糖业、门业、生物科技、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建材等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县情认识的不断深化,平果找准了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完善了发展思路和布局。”韦周凡介绍,基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目前确定了“两园七品牌”的战略思路,巩固加强第一产业,转型升级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努力构建三次产业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产业体系。
“平果培育未来新的支柱产业的思路是:培育三产,加强二产。期望有一天平果三产与二产的比例能达到1∶1,那我们就可以睡个好觉了。”韦周凡说。
平果几年来的转型实践已有收获。去年10月,由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等单位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平果县榜上有名,是广西唯一上榜的市县。
“能够得到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靠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城市建设、农业、旅游、社会文化等指标,是综合实力。”韦周凡有些欣慰地说。
(责任编辑: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