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侨糖厂厂区内的制糖设备。
原市头糖厂制糖车间内景。
文:卜松竹 图:王维宣 实习生郑凯夫 通讯员:钟鸣
金沙洲大桥北侧江畔正在被改造为唐人文化码头创意产业园的工厂区是广州华侨糖厂旧址。这片宽大的厂区见证了上世纪广东糖业曾有的辉煌。
7月9日,下午2时的气温超过35摄氏度。罗冲围松南路,广州华侨糖厂的老厂区中,除了不多的几个装修工人躲在屋子里不紧不慢地干着活,就是尚不多的几间已经开业的工作室、艺术坊里面逍遥坐着的员工们。现在这里正在被改造成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园区,老的厂房、宿舍还没来得及一一修缮完毕,大多仍显破旧,江边还保存了一些吊机、输送带设备。这些建筑物和机械设备之间的空地上和草丛间,已经星星点点地布置了若干当代艺术风格的雕塑作品。
穿行于金沙洲大桥北侧江畔的这片区域中,宽大的厂区面积不断提醒你它曾经有过的规模。虽然以产量而论,广东在当下国内糖业生产领域中已经落在了广西和云南的后面,但时光若往回推到上世纪30~50年代,广东糖业热火朝天的景象仍然是值得珍视的历史记忆之一。不久前,广东省档案馆启动了“广东糖业口述历史”项目,旨在通过一批“老糖业人”之口,记录下广东糖业曾有的辉煌。
陈济棠军队
“吃糖长大”
中国如今的主力产糖省区为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其中以广西规模最大。但是中国内地的首家现代化甘蔗制糖厂,却是在广州诞生的。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广东由陈济棠掌握军政大权。他授意省政府制订了一个以广州为中心,建一批现代化工厂的《发展工业三年计划》。这个三年计划中,最初并没有糖厂的位置。但1932年,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古桂芬向时任广州市长的林云陔推荐了该校教授冯锐,并建议说,蔗糖业或许可以成为广东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陈济棠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委任冯锐为广东省农林局长,专主其事。
冯锐是广州番禺人,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美国,获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在中国工业史上,他常被称为“现代制糖业之父”。
接下来,广东先后在三年时间内,于顺德、番禺、东莞、惠阳、揭阳等地建成投产制糖厂六座,固定资产总值500万美元,日榨量7000吨。
“六大糖厂”中,位于广州的有番禺的广州市第一蔗糖营造场市头制炼处(后改为广东省营市头糖厂)和新造糖厂。新造糖厂日榨蔗500吨,市头糖厂日榨蔗1000吨,并附设日产5000公升的酒精车间。市头糖厂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当时这批现代化制糖工厂,工艺先进,制出来的白糖通透漂亮,质量极佳。
“六大糖厂”是中国第一批现代化的甘蔗糖厂,也是陈济棠时期广东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有人戏称陈的军队是“吃糖长大的”,陈不以为忤,反而颇有些得意地宣称,要“糖业救国”。
留德农学博士:
民间制糖先驱
除了“官营”的六大糖厂,上世纪30年代,民营糖厂在广东地区也蓬勃发展起来。广东省档案馆在“广东糖业口述历史”项目中,采访了建国前后曾在广西梧州糖厂、广东顺德糖厂工作的糖业老前辈张鉴堂。据他说,当年在顺德糖厂中曾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技术顾问,名叫袁开。
记者经过仔细查考后发现,袁开是中山古镇第一位博士。1920年,高中毕业的袁开,考入德国彼勒斯留市立大学农学系,获得博士头衔。1938年至1945年,他又在海洲创立惠农公司,自任总经理,在龙鳞沙开发荒地,垦植甘蔗。后来又在小榄一带垦荒种蔗。时至今日,不少高产优质良种甘蔗仍源于袁开当年所引进。为了解决甘蔗的销路,他在海洲开办了小型糖厂,引进外国机械,在当地成功首创机器制糖。抗日战争前后,仅弹丸之地的海洲便办起了7间糖厂。袁开在中山大力推动以小型机械提升小型糖厂的制糖水平,也让他有了“小型机械制糖先驱”的美名。
(责任编辑: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