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生直通车” 本期栏目:教育求证 近日来,我们在筹备“教育民生直通车”的过程中,不少读者通过来信、电话、网络留言等方式,向我们反映他们遇到的教育烦心事。读者希望通过本报这个平台,“对话”有关学校,以“求证”一些问题。 以下为我们整理的部分家长的“求证问题”: 1.办“校中校”? 听说有些“名校”会借着自己的“名校”品牌办“校中校”,变相让学生下课后或双休日去补课,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的家长无法承担。办“校中校”可以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该如何应对? 2.按成绩分班? 有些学校为了所谓的“因材施教”,都会根据学生成绩分等级分班。这样对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是不是不公平?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3.校车涨价? 有些学校校车收费奇高,而且有不断涨价之势,这样的行为可以吗? 4.额外补课? 虽然现在教育部提倡减负,但据了解,许多学校以家教的形式额外补课、增加课时,这样的学习强度是否合理呢? 5.饭菜质量? 我们很关心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学校都有小卖部,这些小卖部是否会成为学校食品安全的死角?学校是如何管理小卖部的?另外,不少学生抱怨学校饭菜不好吃,菜盆里会出现鱿鱼、香肠这类不宜孩子消化的食物,初春的饭菜有时是冷的,请问学校是否能公布学生饭菜的供应商名称,以及供应饭菜的详细流程,供家长监督? 6.校服质量? 请问学校选择校服生产厂家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在学校醒目处公示校服生产厂家?另外,教育部门是否有规定,学校一年到底让孩子买几套校服算是合理的? 7.变相排名? 虽然有规定学校不能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但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竞争力度,都会有“变相排名”的做法。是否可以取消“变相排名”? 8.师生恋? 有些学校会出现师生恋的情况,我们家长非常担忧。请问学校应该如何杜绝这种事件的发生?若出现了,该怎样处理为妥? 被家长“点名求证”的部分学校 延安中学、控江中学、市北中学、松江二中等11个区县的20多所学校 (本版将于下周三公布“教育求证”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