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国际因素相互交织,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现实国情,在掌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
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必要性
粮食进口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缺口的重要途径。2004年以来,在粮食生产“九连增”的背景下,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城乡结构以及国民膳食结构的变化,粮食特别是大豆进口量直线上升。1996年以前,我国为大豆净出口国,此后,大豆进口一路飙升,2012年大豆净进口达到5838万吨。近几年来,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进口量也激增。2012年,我国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粮食年度自给率降至90%以下。我国是一个既缺食用油、更缺饲料蛋白的国家,大豆进口填补了国内市场供给缺口,为发展现代养殖业和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供了有效支撑。
适度规模的粮食进口,有利于缓解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总体上看,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一是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作为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约2/3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极大限制了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需求。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华北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东北地区湿地大面积减少和退化。二是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幅增加,造成大范围的农业污染。三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过度耕种,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劣,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可以说,当前我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已达到极限,适度进口粮食可以缓解粮食生产对土地、水资源以及环境的压力。
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今后5~1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粮油食品消费的总量增长和结构升级。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即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和水资源也只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自足,势必造成土地、水资源、农业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大幅上升,不仅会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会损害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的食品价格,不仅会成为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而且会推动工业劳动成本的提高,影响整个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因此,有选择性地进口一些我国短缺的粮食品种,或者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增加粮食供应,有利于缓解现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之间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无论从比较优势看,还是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看,解决我国吃饭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但是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国际经验教训告诫我们: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决不能寄托于国外,必须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
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 25%左右,为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多。世界粮食市场供应能力十分有限,如果我国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粮食供需缺口,国际市场也满足不了我国的需求。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具有食物属性,更具有能源、金融和政治属性。近些年,部分国家贸易出口禁令、国际资本投机炒作以及地缘政治干预已成为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重要原因,更是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甚至政府垮台的导火线。我国历史上的“种桑误国”的故事,应该是当代中国人避免陷入“受制于人”困境必须牢记的教训。
城镇化如能顺利吸纳我国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仍将有数亿农民依靠种粮谋生。由于耕地、水资源短缺,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000061,股吧)不具有比较优势,加之国际资本的趋利性以及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完全放开粮食市场无疑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市场会带来极大冲击,造成大量农民失业,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在统筹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同时,必须调控好国内粮食市场、维持必要规模的土地和水资源,稳定和保护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把保障粮食供应能力牢靠地建立在我们自己身上、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手中”。
建立起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国家战略
加强顶层设计,积极稳妥推进粮食国际合作。一是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评估我国及全球粮食供需的中长期趋势,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构建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进口贸易、海外粮食生产基地。二是围绕提高全球粮食市场的定价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改革。全面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以及农业标准的制定,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粮食贸易规则。
建立粮食国内生产、储备与进口的协同机制,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和稳定市场价格。一是建立起“储备调节市场、进口充实储备”的运行机制,搞好粮食国内生产、国内储备与进口之间的协调。粮食主要品种的进口规模,主要考虑我国粮食供求的中长期趋势以及保护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需要。水稻、小麦和玉米的进口,原则上充实国内粮食储备。国内粮食市场及其价格的稳定,主要通过粮食国内储备的吞吐进行调节。二是按照WTO规则要求,加强粮食进口的管理。水稻、小麦和玉米的进口,要运用关税配额管理,通过进口转储或鼓励国内大型粮食企业商业储备等途径,把握好粮食进口的时间、节奏与规模,避免出现粮食进口的“大国效应”,冲击国际粮食市场。大豆及其他重要农产品的进口,要尽快建立大宗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建立应对国外农业高额补贴的应急机制,减缓进口对国内生产和市场的过度冲击。
多种渠道加强海外粮源体系建设。一是稳定和扩大我国粮食进口的贸易渠道。一方面通过政府间外交协调、经济援助、关税谈判等途径,与主要产粮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粮油贸易合作关系。当前,要重视发展与我国周边国家、非洲等农业资源丰富国家的经贸和农业援助,开辟新的粮食进口来源。另一方面,鼓励国内大型粮食企业与国内金融企业、建筑工程企业、机械制造企业以及远洋运输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在境外投资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港口建设以及国际运输,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粮食进口供应链,增强对国际粮源及其物流通道的控制能力。二是鼓励和支持国内大型企业在国外购买和租赁土地,建立海外粮食生产基地。比如,在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建设大豆生产基地;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建设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在柬埔寨、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建设水稻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支持一些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适应国际化运作的国内粮食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跨国公司全球粮食供应链、产业链和服务链,增强我国粮食企业在国际粮食产业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