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压榨过程中的下脚料能提炼降压、降脂、抗癌的保健品。这一技术虽在学术领域已算旧闻,但此类保健品国内市场每年仍靠进口。我们自己实现量产后,价格只相当进口保健品的三分之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石克荣称要做普通老百姓都吃得起的保健品,把健康送给国人。近日,中新网记者采访了这位怀揣中国健康梦的粮油民企老总。
“大豆身上全是宝,大豆油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提取出来的副产品大都是保健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像异黄酮,可以降低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卵磷脂,可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磷脂可以提高人脑记忆力等等。”三河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石克荣初见记者便如数家珍般地讲起了保健知识。
石克荣说,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高血压、高血脂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呈高发趋势。“预防这类疾病,一方面要注意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规律,另一方面一些磷脂类保健品确实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石克荣说,这类保健品目前靠进口,市场价格较高。
石克荣举例说,一瓶进口磷脂类的保健品市场售价大约100块,大概能吃一个礼拜,对于普通家庭可能还存在一定经济负担。“如果我们做出来的话,其价格是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质量是一样的。因为本身是下脚料出来的东西,它成本很低,主要是加工成本,原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石克荣说,中国每年进口的磷脂类保健品大概是一万多吨,且市场价格偏高,“我们要做老百姓都吃得起的保健品”。
石克荣说,“我们向卫生部门调研过,目前全国乳腺癌患者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且每年新增20万人。假如每位患者的治疗费用是15万元,每年花在新增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费用就是300亿元。”
“大豆提取物中有一种叫异黄酮,能有效降低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我们可以再算一笔账。”石克荣说,用200万吨大豆在压榨过程中所提炼出的异黄酮,做成保健品的话,足够全国3.6亿妇女常年吃,且成本很低。200万吨大豆全买过来成本是90亿,提取物只占原料的百分之一,它的收益已经占了50%。
“保健品的成本甚至低到每人每年十几块钱就足够了,全国35岁以上妇女常年吃,每年花费也就40多亿。”石克荣称,这相当于每年20万新增乳腺癌患者治疗费用的六分之一。“除了节省医疗费用,提前预防的效果在患者痛苦、家庭幸福指数等等社会价值上也不可估量。”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行政总监张学民对记者说,我们集团现在主导产业大豆年加工能力已达300万吨,生产一级大豆油55万吨、豆粕240万吨。自2005年以来,连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十强企业”。“近些年,老总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却放在了副产保健品上。”
张学民称,“老板有些不务正业”,但这恰恰又是石克荣的为国人谋划的健康梦,而且这个梦并非空谈,通过多年努力几近实现。
早在10年前,石克荣听说大豆压榨后的“废料”能提取磷脂、低聚糖、维E、大豆浓缩和分离蛋白等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于是,他慕名赶到无锡轻工业学院,求教于我国现代油脂工业奠基人刘复光教授。
多年来,石克荣把自主研发、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在企业里建立了研发中心,成立了127人的研发队伍,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等大专院校实行“产学研”结合,年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先后研发出大豆卵磷脂、低聚糖、异黄酮、浓缩蛋白、乳清蛋白、皂粉、甘油、脂肪酸、微生物油脂等40多个产品,获得国家三项发明专利。多项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国家863计划。
采访即将结束时,石克荣告诉记者,国家的食品卵磷脂标准都是汇福参与编制。“这个项目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中试,即将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