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在采摘季过后,在每年10月底都会结出果实——茶籽。茶籽成熟后即自行脱落。在多数茶园,茶籽的作用就是育苗,没用的就被废弃,掩埋在茶园里。因现在栽培茶树已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所以茶籽就被完全废弃了,每年我市12万亩茶园就要浪费将近5000吨茶籽。怎样才能使茶籽变废为宝,这是整个茶产业界都颇为头痛的事情。而我市有一位女企业家,从这些被废弃的茶籽中看到了商机,从小小一枚茶籽里发现了茶叶籽油及衍伸的茶系列产品链。她就是常州金海棠茶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高萍。
谢高萍与“茶”相伴20多年,负责金海棠农产品的研发、销售环节。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如何创新、如何丰富产品线,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她伤透了脑筋。
2009年,谢高萍在浙江勘察生产基地时,接触到了茶叶籽压榨油粗加工工艺。“我当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可以做的新项目么?”谢高萍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那是一家规模并不大的工厂,但是有成熟的粗加工工艺。”她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一直从事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但是从没想到茶叶籽能够压榨出营养价值高的食用油。
回常后,谢高萍开始研究茶油的营养价值、历史文化。通过拜访专家、到图书馆搜索文献、参观食用油博览会,总共耗时3个月,整理出了25700字的相关材料。
通过一系列论证,她决定开始研发生产茶叶籽油。“一来,是因为有先天优势,做茶叶生产加工多年,有现成的生产基地;二来,以前专门生产茶叶的时候,茶叶籽都是废弃不用的,而茶叶籽油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有很大的营养价值。这样既利用了天然资源,也能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加收入。”
明确了研发方向后,谢高萍就想方设法学习生产工艺,精加工茶叶籽食用油。到浙江等地考察过后,她发现,茶叶籽油的生产工厂大多数只掌握粗加工工艺,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茶叶籽食用油生产软肋就是缺乏核心技术,我一直寻求技术上的‘独门秘籍’。”谢高萍开始找寻食品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从杭州的茶叶研究所到上海的海军医学研究所,我跑了很多专业机构。”谢高萍最后认定了科研力量雄厚的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但是该研究所挑选合作公司非常严格。“当时这个研究所根本不理我,我一趟一趟去,递材料,谈合作。”通过不懈的努力,金海棠合作社最后顺利度过为期半年的观察期。2011年开始,金海棠和海军医学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研发合作关系。目前合作社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总额的8%-10%。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高萍告诉记者,金海棠茶果合作社每年的茶叶产量120吨左右,茶叶籽油产量400吨左右。2012年合作社销售额达2300多万元。除了现有的各类茶叶籽油产品,合作社新开发出的口服型茶叶籽油胶囊样品已经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在10月份左右正式推出产品。目前为止,相关产品已经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15项。
而更令她感到骄傲的是,研发的投入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金海棠茶果合作社在行业内成为生产标杆:2011年,合作社成功制定了茶叶籽油企业标准并成功申报江苏省地方标准。
链接: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从油脂的来源看,可分为植物油脂、陆地动物油脂、海洋动物油脂、乳脂和微生物油脂。
草本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麻油等。
木本植物油:油茶籽油(山茶油)、核桃油、椰子油、橄榄油等。
陆地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等。
海洋动物油:鲸油、深海鱼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