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追求多变口感,纯米制作的米粉易糊、易烂,为维持口感,添加了玉米粉,相信多数消费者都可接受;但检验发现,新竹米粉竟夸张到含米量为零。
米粉成了玉米粉,中间还涉及“真假货”的成本差价,这已不是厂商标示不明的诚信问题,甚至可能涉及诈欺。
但在事件中,有当事农会竟然还以潜规则“护身”,表示纯米制作容易断,要求抽验单位考量技术层面。
业者的反应,让消费者情何以堪;米粉没有米的真相,只能寄望检方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