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世界大同,造假者各有千秋。原料乳掺假道理相同,方法各异。
11、日本知名商家食材标识不实的欺诈行为被揭露
热点概况
2013年11月,日本多地接连曝出多起食材虚假标识事件,牵扯多家老字号酒店和百货店。涉及鱼、虾、牛排、酒、葱等。针对迅速蔓延全国的虚假标识问题,日本消费者厅发布警告,提醒全国酒店、餐厅和食品商店引起注意,避免食品信任危机继续扩大。共同社解读,越来越多的日本餐饮企业近年把食品制造业务外包,导致原材料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虚假食材标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虚假食材丑闻在日本引起消费者愤怒。日本《朝日新闻》报在头版发表评论说,这些企业无论有何借口,“也无法改变他们企图美化产品、欺骗消费者的事实”。 涉及这次丑闻的酒店和企业纷纷公开致歉。
专家观点:励建荣
食材造假、以次充好发生在日本,对于这个食品安全管理十分严格的国家来说,引发人们的信任危机。虽然与欧洲的“挂牛头卖马肉”在内容上有所差别,但其消费欺诈行为异曲同工。究其原因,越来越多的日本餐饮企业把食品制造业务外包,原材料管理不到位,导致食材造假。
结论
发生在日本的食材造假不仅会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也为食品监管和检验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12、德国肉制品厂将腐败肉与鲜肉混杂加工出售
热点概况
2013年12月德国境内有肉制品工厂将数吨腐败的肉与鲜肉混杂制成加工肉再出售的做法,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据报道,这家肉品加工厂在今年6月和10月两度遭到调查,工厂方面承认有问题并获得证实。德检方发言人说,这家位于巴德本海姆市(Bad Bentheim)的肉品加工商,将遭到伪造标示和文件的指控,包括伪造假的证明肉制品来源的兽医文件。
专家观点:励建荣
德国巴德本海姆市(Bad Bentheim)的肉品加工商将腐败肉与鲜肉混在一起加工是一种典型的欺诈行为,与“马肉风波相比”有过之而不及。腐败肉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微生物分解肉形成的有毒有害物质,人们食用这种产品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问题。加大监管力度,杜绝食品加工欺诈行为,对发达国家也十分必要。
结论
腐败肉和鲜肉是两个混淆的概念,就像黑和白。黑的有毒,白的安全。颠倒黑白必然会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