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实际上用瞎果榨汁是多年来的“潜规则”,是在安全框架下尽可能创造价值的做法,只不过消费者之前不了解罢了。随着十几亿人的消费市场逐渐打开,对于果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用廉价的瞎果来支撑这个市场,显然难以持久。果汁企业的扩张可以很快,买进口生产线形成产能很容易,但农业生产的产能释放却需要长周期,两者脱节的现实案例就是乳业。果汁企业产能上去了,市场需求上去了,可原料跟不上,这有可能迫使些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松对原料的质量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新闻报道有哗众取宠和浑水摸鱼(资本做空)的嫌疑,但对这个行业也是一个警醒吧。中国食品业在经历了高速扩张后,需要踩一脚刹车,好好把规范体系做好,把农业基础夯实,否则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模式是难以打造中国的百年品牌的。[详细]
小编有话:一篇看似爆炸式的新闻,其实并没有太多内容,带来的更多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失望。瞎果榨汁是一个早已在业内口口相传的潜规则,但用烂果榨汁,相当于给自己增加后期处理成本。如果企业能够提早勇敢的自我剖析,也许消费者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声音食品安全为何频出“乌龙事件”?
(评论员/苏婧 清华大学健康传播所副所长)
食品首先是一个具备一定门槛的领域,需要的是科学的报道,对于媒体记者有一定的要求。然而食品相关事件一出,前来报道的记者却未必都是食品领域相关的,会比较缺乏相关的知识。报道时容易将本该作为重点的“科学”边缘化,以猎奇、非科学的视角将食品问题社会化。
一件所谓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首先应该发表第一手信息、作为一次传播角色的应该是权威专家以及官方,却因为目前不少“伪专家”的存在让大家对于权威产生信任危机。而本该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媒体不再遵循其“二次传播”的职责,反而借此“越位”,用非科学、非专业的观点、“事实”使舆论混乱,受众也无法得到权威、真实的信息。
对于食品安全的“谣言”,不管是恶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应该制止。网络虽然常常会被爆出谣言,但是网络本身也存在着自我净化的功能,一些媒体、网站类似“谣言粉碎机”类的栏目可以打压住一些;另外政府也可以在其网站、官微等地方定期公布一下,哪些是谣言。让大众可以明确地做个判断。作为消费者,更不应该听到一个信息就盲目的相信。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实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它有没有一个确凿的信息源。信源越详细越可信,不要相信“某个匿名的专家”所说的话,如果专家自己都不愿意对自己所说的信息负责,就做不到可追溯,自然也就是不可信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