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梦工场乳品
家乡的奶最香浓 李先生 52岁 教师
乡村基美食
重庆味道
美食
美食特刊
美食
我儿子小的时候,每天清早,当送奶工自行车上的奶桶和奶提子撞得哐当响时,我和邻居便一起拿着锅、盆和奶票,排着队打牛奶。那时的牛奶味道让人无法忘怀,是因为最自然、最新鲜。所以快30年过去了,尽管送牛奶的自行车早已没了踪影,但我一直坚持购买重庆产的牛奶。光大奶牛梦工场的牛奶我喝了6年,很香,很家乡。
奶牛梦工场:“一百减一等于零”
对于老重庆人来说,最爱摆的龙门阵,莫过于以前那些传奇般的美食。于是你常常能看见老重庆们三五相聚,在回忆中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为那些当年红得街知巷闻如今却已销声匿迹的食肆摊档扼腕叹息。所幸,更多的重庆味道在经岁月磨砺后,不仅没有失落于市井反而散发出更诱人的浓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重庆本土食品企业用积极的转型升级为自己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让重庆味道香飘全国。
沁园蛋糕
曾经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市民一度对乳制品心生恐惧,但奶牛梦工场乳制品的销量却在之后的数年内攀升了6倍。这一切,与该企业创始人吴一奕的乳制品安全的严格把控分不开。
奶源的管控是乳制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10年前,吴一奕从上海来到重庆,便大胆提出以奶源为根本的发展模式,建立科技化、标准化的集约化养殖牧场。这一想法,在行业里引起一片哗然。因为自建牧场投资大、风险高,行业内鲜有人敢尝试。
在奶牛梦工场,为确保牛奶的高品质和安全性,奶牛梦工场还自主新增了近10项检测项目。“产品质量要么是满分,要么是零分,一百减一等于零。”这是吴一奕常说的一句话。
2005年,光大梦工场乳制品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江北区3万名小学生率先喝上了“奶牛梦工场”童得梦学生奶。
2011-2014年,中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
儿时的味道陪着我出嫁
刘小姐 32岁 设计师
美味的误差只有2% 黄先生 39岁 公务员
小时候吃生日蛋糕,是一年中最甜美的时刻。那时候,我记住了沁园,然后一直以来只要一提到糕点,“沁园”便会是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词语。这种“条件反射”一直延续到我结婚时,我几乎没有多想就选择了沁园旗下荷家的喜饼。如今的荷家喜饼味道自然比当年的蛋糕更丰美可口,但一直不变的,是我对这个家乡老品牌挥之不去的情结。
12岁的女儿原是洋快餐的忠实拥趸,因为在洋快餐那里,烤鸡翅和薯条永远都是一个味道。而中餐厨师因为放调料往往凭的是感觉,于是可能上次我女儿爱吃的菜,这次她就会觉得不一样了。直到带她去过乡村基,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她最常点的是那里的一品牛肉米线和香菇滑鸡饭,不变的好味道才是她的最爱。
乡村基:锁住了美味就锁住了人心
如今的沁园,已经成为重庆人最熟悉不过的味道,这也是20多年前刘崇梅毅然下海创建沁园时的希望,但现在刘崇梅心里却有着另一个宏愿,那就是让“沁园”这个重庆味道成为中国味道。
沁园创建初期,正是上海和广东的烘焙行业大量涌入重庆之时,而刘崇梅就是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硬是为重庆烘焙业留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20多年来,沁园率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在行业第一个推行现代化生产工艺改造,带动了重庆烘焙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现已成为重庆乃至中国西部地区一张最有影响力的烘焙业名片。
如今,沁园已在全国拥有3个生产基地,门店已开至近300家。沁园现已走出西南地区,进军众多国际知名糕点品牌的聚集地上海,并与北欧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殷拓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成立了重庆新沁园食品有限公司,谋划上市。
1989年,坐落在沙坪坝区白马凼石小路214号的重庆市沙坪坝区沁园食品厂正式投产。
1993年,重庆市沙坪坝区沁园食品厂更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沁园实业有限公司。
2000年,新厂房建成投产,公司及门店获国家级、市区级三项荣誉
2004年,贵阳子公司、成都子公司先后正式成立,标志着沁园实施品牌化、连锁化、全国化发展战略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010年,上海云南路店隆重开业,标志着沁园全国化发展成功进入中国烘焙业前沿阵地上。 本版稿件由重庆晨报记者 刘莹 采写
沁园:让重庆味道成为中国味道
据乡村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乡村基的餐厅里,每种菜品都有明确的配料表,材料的重量规定全部精确到克,只允许有2%的误差范围。操作人员所做的就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甚至使用专门的刻度量杯和小勺量取调味品。
正是这一系列略显苛刻的管理“锁”,锁住了乡村基菜品美味,也锁住了人心。
1996年,“乡村鸡”第一家门店营业;
2004年,更名为“乡村基”;
2006年,《乡村基烹饪标准手册》推广;
2007年,乡村基登陆成都市场,之后相继在上海、西安、长沙、贵阳等地开设分店,拉开了布局全国的序幕。
2010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的中国餐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