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的效应逐步显现,集聚的力量越来越强。数据统计显示,至2013年年底,漯河市6个产业集聚区入驻各类企业1213家。与2009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54家增加到3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580亿元上升到1500亿元,工业税收由18亿元增加到46亿元,初步形成了食品、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集群,呈现出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利用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区对漯河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正成为漯河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00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大战略。5年来,面对全省各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新一轮竞争态势,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用地、资金、用工等发展难题,漯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积极破解,漯河市上下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漯河市全面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强力实施了产业集聚区“九大提升工程”,扎实开展重点项目“提速增效活动”,齐心协力抓推进,求实求效抓落实,经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到聚的重大转变,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漯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城镇化推进的主载体。漯河市6个产业集聚区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0多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0亿元,形成了大开发、
大建设的集聚效应,累积了实干兴漯的正能量。
集聚聚出集群发展。目前,以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以盐化工产业集群为主导的舞阳县产业集聚区、以健康产业集群为主导的淞江产业集聚区、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东城产业集聚区、以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为主导的沙澧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100亿元。6个产业集聚区,主营收入超过200亿元的有4个,其中以百强食品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700亿元。
集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双汇集团成功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和西班牙食品加工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猪肉供应商。漯河市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年加工肉制品320万吨、亚洲最大,日产休闲食品2600吨、全国第一,年加工转化粮食1000万吨、转化率全省最高,年生产饮料307万吨、规模全省最大。化工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集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在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由于集聚了420多家食品企业,辖区内的村庄已经全部进行了城镇化规划改造。目前已经建成新型社区3个,入住人员近3万人,入住居民一律享受城镇居民的医疗、养老、就业、低保等待遇,集聚区所有基础服务设施均与主城区对接融合,常住人口达12万人,已形成漯河的次中心城区。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促进漯河市城镇化水平提高了9.3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占漯河市企业职工的67%,产业集聚区对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在漯河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条供应链,正聚集着越来越多的食品名企。
2013年5月,随着嘉吉食品(漯河)有限公司的投产运营,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里—统一企业来了,旺旺集团也不断扩大产能,拟开工建设占地500余亩的二期工业园。之所以能吸引这些名企落户,除了开发区优良的投资环境,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出开发区,就能让这些企业采购到食品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果糖。嘉吉果糖本来设计产能为年产12吨,考虑到开发区众多食品企业的需求,在开工建设之际,嘉吉公司又把产能扩大一倍,达到年产24万吨。目前,嘉吉生产的果糖,除通过管道直接输送给可乐公司外,还提供给了开发区其他食品企业。包括达能、娃哈哈等知名企业,所用果糖也都是嘉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