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下降国产豆边缘化日趋明显
根据记者实地调研的情况分析,国产大豆近年来不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走低,市场地位与市场份额也不断下降,而且下游产业大部分生存困难,很多油厂停产甚至倒闭,以国产大豆为主要加工原料的一些食品企业也步履维艰。所以,政府出台大豆目标价格政策来扶持大豆产业仍任重而道远。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持续走低
春播季节在黑龙江省广阔的黑土地上穿行,给人感触最深的是这个盛产大豆的地方,如今很难发现大豆田了,今年更多的农民选择了种植玉米。
据当地的农民反映,大豆种植效益偏低是他们不愿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很多农民并不是不愿种大豆,而是和种植玉米、水稻相比,多种一亩大豆要少收入300—400元。
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的态势仍难以遏制,很多地区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下调。就连北安、海伦、嫩江、五大连池、宝清等,这些比较适合种植大豆的地区面积也减少很多。
首先,种植效益相对较低是造成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在大豆主产区,大豆与玉米存在着种植竞争关系。对农民来说,种植哪种作物效益最好,农民就会倾向于种植该种作物。由于不同作物的政策价格提高的幅度不一,因此造成了农民种植意愿也发生了趋势性的转变。
其次,大豆产量低、玉米产量高也令农民不愿意种大豆。黑龙江省宝清县、嫩江县是我国有名的大豆之乡,高峰时80%以上的土地种植大豆,而今年这些地区种植面积最多的农作物却是玉米。
国产大豆下游行业失去了生存基础
对于大豆下游行业而言,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双双下降,让当地的大中型油厂失去了生存基础。
黑龙江省集贤县有“中国大豆浸油之乡”的美誉,但如今风光不再。由于原料大豆收购困难、价格高,加之产品销售价格低,很多油厂已停产多年,部分老牌油脂加工企业甚至转行做起了大豆贸易与玉米烘干业务。记者看到一家1931年建厂的油脂加工企业当前已经无豆可榨,工厂门口高挂的1.95元/斤大量收购大豆的招牌说明这家企业生存已经很困难了。据了解,当前黑龙江省大豆收购价普遍在2.3元/斤,国储豆竞价销售成交价也居高不下,油厂1.95元/斤收购大豆肯定是无果而终。
目前,油厂从市场上很难收购到国产大豆,国储豆出库价又过高,这令油厂生产难以为继,很多油厂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据国泰君安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周小球分析,国产大豆压榨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原料主要是国产大豆,持续性的亏损使得多数大豆压榨企业破产倒闭。集贤地区最高峰时有超过百家的各类大豆压榨企业,而当前仅存四五家,且几乎全部处于停产阶段,部分厂已经停产两三年,何时再次大规模开榨更是遥遥无期。
除了油厂受到较大影响以外,黑龙江省的很多大豆贸易商也被迫停业或转行,经营量上不来让很多贸易商无活可干。记者观察到,很多大豆贸易商现在做起了玉米购销业务,大豆经营量仅占企业业务总量的很小一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产大豆在国内大豆市场流通量的减少,其下游产品涉及的领域逐步收缩,当前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已基本退出了油脂、饲料等市场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国产大豆正在被边缘化。
农视网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