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乳品 >
第一口奶利益链调查:医院与奶企达成攻守同盟
时间:2013-12-18 09:26  浏览次数:

  医院的产房里,每天总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然而,在这些新生儿睁开眼睛开始端详这个世界的时候,早已有人盯上了他们,试图将其作为生财的工具。前不久曝出,一些外资奶粉企业的营销人员通过贿赂相关的医护人员,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新生儿喂食自家的奶粉,通过抢占第一口奶,试图让婴儿对自家的奶粉产生依赖性,从而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

  某进口奶粉企业营养代表张永(化名)向南都记者透露,奶企与医院的利益输送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买名单,通过医生或者护士长以10元~30元/份的代价买来孕妇在医院建档的资料、名单、联系方式,通过客服赠送试用装、发送促销信息;第二种被称为“轮奶”,在一些管理不严的医院,医生或者护士会直接推荐奶粉给孕产妇,获得“推荐费”。

  事实上,经过长年积淀,目前很多医院已与奶粉企业达成“攻守同盟”,这种经过长时间所铸就的利益关系,很难通过运动式的监管清理干净,风声紧时转入地下蛰伏;风头一过则“马照跑,舞照跳”。

  孕妇名单30元/份

  初为人母的小晴(化名)前不久刚诞下一男婴,然而,在出院后却发现,小孩不爱吃母乳,喝起奶粉却津津有味。小晴对南都记者透露,此前在产房,有医护人员曾向其推荐一款外资品牌的奶粉,并向其赠送了试用装,直到看到媒体曝光“第一口奶”,才恍然大悟,自家的小孩在医院可能被喂食了奶粉。在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担任护士的陈清扬(化名)告诉南都记者,新生儿一旦被喂食了奶粉,便不愿喝母乳,因为奶粉里添加了某些配方,使得奶粉比母乳要香得多。

  张永(化名)曾在某进口奶粉企业担任营养代表,在他看来,所谓的“第一口奶”,即医务渠道的营销,早就是这一行业多年以来的“潜规则”,2008年以前,这还是属于小打小闹,然而随着近几年奶粉行业的竞争加剧,企业越发重视这一渠道的推广,张永坦言,这个渠道的收益不菲,因为一旦家长通过医院选择了某个品牌的奶粉,在几年内基本都不会换,按行话来说,就是一旦成为消费者,品牌黏着度很高。“很多家长都相信,更换奶粉会导致小孩出现肠道不适等各种症状,其很多说法属于以讹传讹,但因为对企业的营销推广有利,也就被利用起来。”张永告诉南都记者。

  张永向南都记者展示了一份工作材料,里面显示,“研究表明,婴儿对最初的牛奶口味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当更换其他口味产品时,婴幼儿常会出现不适现象。另据对婴儿母亲的调查,一旦接受某一品牌奶粉,除非婴儿在喂养过程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母亲们一般不会改变产品品牌。这样厂家培养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很高,对生产企业而言,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所以,抢占先机,赢得宝宝的‘第一口’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尤为重要。”

  “医院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前沿阵地。我国约87%的婴儿是医院出生的,大约20%的宝宝不能母乳喂养,这些宝宝的第一口牛奶都是在医院喂哺的,占领了医务通道,基本上就赢得了这一巨大市场。即使是母乳喂养宝宝,在四个月时应添加辅食,在一岁左右将停止母乳喂养,通过医务通道也可以影响他们的父母,将他们培育成自己品牌的忠实支持者,使他们在选择辅食和断奶食品时更多地选择自己的产品。”张永表示,以上文字就是之前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

  据了解,医务渠道需要耗费比较大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一般来说,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承受,其中大部分是外企,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买名单,通过医生或者护士长以10元~30元/份的代价买来孕妇在医院建档的资料、名单、联系方式,通过客服赠送试用装、发送促销信息;第二种被称为“轮奶”,婴儿出生尚未出院的时候,一些妈妈奶水还不足的时候,一些医院会免费提供奶粉,一旦婴儿习惯了,换奶很难,而部分医院提供的奶粉是需要通过招标确定的。此外,一些奶粉厂家通过和医院合作,在婴儿出院的时候采取免费赠送奶粉赠品,或者优惠券等方式,一些管理不严格的医院,医生或者护士会直接推荐奶粉,以此获取回扣,据了解,每个推销成功的客户,奶粉企业会返给推荐者100多元的“推荐费”。

  根据此前央视披露多美滋的一份资料,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等七个省市区,仅仅今年4月份这一个月,多美滋公司就给这七个省市区的医务人员打款将近50万元。

  此外,很多大品牌的洋奶粉,前身就是药企的一部分,如美赞臣;或本身就是药企,如惠氏,在医院渠道的营销和推广本就驾轻就熟,除了常用的现金支付等方式以外,之前爆出的药企通过旅游、参会和讲座形式与医生“搞好关系”,这些洋奶粉企业身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某医院的退休医生对南都记者透露,“每个大品牌的洋奶粉背后,总会有一些专家为其撑腰,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品牌赞助的学术会议,出席的专家固定就是那么几个,换句话说,每个奶粉企业,已经与固定的几个专家结成一种‘联盟’,维系这种联盟的基础就是‘利益’二字,企业通过旅游、学术会议,还有一些专家出席的育婴讲座之类的活动,一方面进行宣传,一方面进行利益输送,这和药企的玩法都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只是,这一块盯着的人比较少。”

  医院与奶企的“攻守同盟”

  奶粉企业与医院及专家的“联盟”由来已久。张永向南都记者透露,企业抢占“第一口奶”并不鲜见,在长期的直接或间接的公关之下,现在一线城市的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医院,只要有妇产科的,已经被几个主要的奶粉企业盘踞。其中,一家医院基本只和一家企业建立长期的“攻守同盟”,最多也就是两家,这种经过长时间所铸就的利益关系,很难通过运动式的监管清理干净,至多就像现在华北某些医院一样,营养代表处于“蛰伏”状态,而在南方很多地区,依旧是“马照跑,舞照跳”的局面。

  禁而不止的重要原因,在于监管缺位。南都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医院推奶粉,受到的监管压力,比推药品要小得多。

  广东某三甲医院副院长对南都记者坦言,“药品毕竟关系到人命,例如抗生素或肿瘤药,搞不好就要出人命,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媒体也都盯着,但是奶粉就不一样了,这个现象都持续很多年了,一直也没人管,按照相关规定,是属于卫生部管,但是实际上也没人管,而且能够进医院的都是大品牌奶粉,在质量上是过硬的,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体现出来,甚至还有某些家长认为奶粉和母乳也差不多,还有家长因为母乳不足,反而主动提出要喂奶粉的,所以企业在医院推奶粉,此前多年也并未受到过多的质疑和指责。”事实上,早在2005年,当时的卫生部就下发文件,要求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坚决有效禁止和遏制厂商利用各种手段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母乳代用品的推销活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通过医疗服务为生产、经营企业推销产品并从中获利,或者将产品提供给孕妇和婴儿母亲,并不得接受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奶粉馈赠。




上一篇:海口药店销售奶粉品牌单一 安全问题困扰市民   下一篇:港府重申不轻易撤销限奶令 奶粉压力测试正在进行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