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宾阳县积极推广多种养殖方式,养殖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据介绍,该县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区内生猪外调大县;家禽养殖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不断发展,其中的肉鸭旱养成为新亮点;水产养殖当中的罗非鱼养殖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全市最大罗非鱼产业之一。养殖业的亮眼表现,不仅让养殖户增加了收入,同时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生猪养殖:依靠新技术持续发展
近年来,宾阳县积极推广多种养殖方式,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产业,着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动物产业,支持发展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加快产业带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其中,生猪生产发展持续稳定,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2013年全年出栏肉猪54.3万头,同比增长6.28%;存栏生猪33.07万头,同比增长3.38%。
据介绍,宾阳县在推广生猪养殖过程中,逐步向“依靠新技术提高效益” 这一思路发展,通过优良种猪的引进、现代生猪育种和养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养猪水平的提高。如广西华盛集团廖平糖业有限公司生猪原种场引进美国原种冠军猪后代70多头,配备核心群纯种母猪300头,繁殖生产母猪3000头,年出栏后备种猪15000头以上,大大地改良了该县生猪品种。此外,武陵源城猪场、大桥永利猪场利用正大技术,采用水帘降温养猪,改善养殖环境,养猪效益明显提高。另外,该县还逐步推广“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在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大幅度减少生猪疫病的同时,实现猪舍免冲洗、无异味,达到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和谐统一。养猪技术的改进,为该县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积累了经验。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后,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县生猪养殖场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奠定了该县成为区内生猪外调大县的基础。
肉鸭旱养: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大棚下,成千上万羽白色旱鸭欢快地追逐嬉戏、争抢食物,放眼看去,尽是白茫茫一片鸭头攒动。虽然没有白毛浮绿水的诗意,但场面蔚为壮观。这一场景,正是宾阳县肉鸭旱养的一个缩影。同样是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宾阳县规模家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的肉鸭旱养成为新亮点。
近年来,宾阳县农业局新引进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实隆禽业有限公司、广西华兴食品有限公司等3个家禽养殖企业,加上原已落户的南宁巨东种养有限公司、南宁富凤农牧有限公司,至今全县共引进了5个家禽养殖企业。依托这些家禽养殖企业龙头企业,宾阳县抓好家禽养殖基地建设,壮大家禽产业,突出抓好并大力推广旱鸭生态养殖,现已在甘棠、露圩、新圩建成旱鸭基地5个,其中华兴公司新圩三塘旱鸭基地占地20多亩,现建有钢架大棚栏舍6000多平方米,年出栏肉鸭达50万羽以上。
罗非鱼精养:水面产量获得提高
近年来,宾阳县利用江河、水库、鱼塘等网箱养鱼的经验,加强水面养殖规划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容量,推广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技术规程,提高养殖效益。其中,味美鲜甜的“邹圩鱼”就吸引了大批游人、客商前来品尝。
在壮大水产养殖过程中,宾阳县着重发展罗非鱼这一优势水产品,抓住中央财政从2011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广西70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扶持广西渔业生产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资金连片标准化改造池塘。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改造的池塘面积为2400亩,占拟改造总面积的76.2%。在项目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下,2012年全县共完成各类中、低产池塘改造8000多亩。此前粗放经营、产量低的鱼塘在完成改造后,以小塘的模式用于罗非鱼的精养,水面产量获得提高,新增产量3200吨,新增效益2560吨左右,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300元以上。2013年,全县罗非鱼养殖面积1.5万亩,罗非鱼产量3.06万吨,同比增长6.72%,为全市最大罗非鱼产区之一。(本报记者 谭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