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富有淮安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时间:2014-01-17 12:04  浏览次数:

  江苏省委政法委江苏省委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编者按

  2013年10月29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淮安调研,对该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这些年淮安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有很多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成果,某种意义上讲,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2013年11月,省委政法委、省委研究室联合调研组就淮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领域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富有淮安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调研报告,现全文刊登,供全省各地各部门学习参考。

  淮安是“阳光信访”的发源地。近年来,淮安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直面社会管理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并以其独有的创新敏锐和远见,切准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改革方向,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打造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社会管理创新品牌,初步建立了与市场化改革目标相契合、具有淮安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和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在全省的领先优势。

  ——治理格局不断健全。逐步完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督查指导、考核奖惩等工作运行机制,初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既有效整合了人财物等资源,又实现了各类管理主体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公共安全预防监督和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基层基础、网络虚拟社会综合管控等六大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广泛覆盖的社会服务管理网络。

  ——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全面推进网上服务与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建成市县乡三级图像监控中心,基本实现特殊人群数据库市级层面联网共享,科技防控网络互联互通互用,50%以上县(区)通过技防城验收,131个乡镇(街道)100%达到技防建设标准。

  ——特色品牌亮点纷呈。“阳光信访”、网格化社会管理分别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社会管理创新奖,“6+4”情报研判系统获得全国公安基层革新一等奖,“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被国务院推广,“十大维权中心”全省首创,劳动争议一体化调处机制经验被新华社专题刊发。

  ——平安指数大幅提升。2007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和生产安全事故数量逐年下降,未发生一起群体进京上访、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0%以上,信访办结率达86%。2012年,全市公众安全感达96.13%,治安满意度达89.75%,均名列全省前列。

  一、高点定位,注重科学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布局

  近年来,淮安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注重用系统的思维科学谋划、用整合的理念凝聚合力、用综合的手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坚持系统化推进。淮安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一把手”工程予以统筹推进,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淮安市社会管理创新行动计划》,对社会管理创新实施项目化推进,坚持每年落实一批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任务落到实处。今年以来,稳评法制化、三级平台建设达标工程、“治安巡防荣誉卡”制度等16个重点项目有效实施,实现了社会管理工作以点带面的整体推进。

  坚持规范化建设。开展法治政府创建活动,实施“规范文明执法”提升工程,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乡镇(街道)政法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7个文件,明晰各方管理权责边界,促进条块结合、职能融合、力量整合。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平台规范化建设工程,在县(区)建设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平台,乡级建立乡镇(街道)社会管理中心平台,村级打造星级综治办平台,对相应的机构、人员、办公场所、硬件设施等方面都作出了详尽规定,为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民本化取向。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始终把社会管理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涉及食品安全、教育收费、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重点问题的专项整治,加强对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帮扶救助,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管理的成效。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有序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作用,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局面。

 [1] [2] 下一页




上一篇:岛内外"打丸店"春节生意火爆 小作坊卫生监管存在空白   下一篇:第二届国际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博览会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