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赵本山成为公众人物的那天起,有关他的各种传闻不绝于耳。而他的身份,不仅是一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也身兼全国政协委员等。然而,在今年两会前夕,一则消息称“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赵本山已移民国外”。
对此,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称,“赵本山至今没有移民任何国家。他的户口及身份证,至今仍然在辽宁。赵本山是地道的中国人。网上传出的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已移民加拿大的消息,是假消息,严重误导观众。再次郑重说明,赵本山老师是中国人。”无论赵本山是否已经移民,他的政协委员的身份依然还在。如果赵本山果真如外界猜测已经移民,重要的是他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决定了这一事件更具典型意义。
赵本山作为公众人物,利用在国内的名望,赚了不少的人气,至于借此赚取钱财,那就更不用说了。他(她)们是活生生的“暴发户”,并由此发家致富的。而他们发家致富之后,就不安分守已了,想移居国外,做个国外的移民。
而他们为什么还要移民国外呢?这里面就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这一轮移民热备受瞩目的主体是包括官员子女、富人在内的精英阶层。而且,伴随着移民的过程,是财富与资源的相应转移。官员子女向海外转移财富,可从某高官公开受审中相关涉案情节窥见一斑。富人移民,多半不是到国外生活,而是为了把子女送出去,同时为自己在国内的事业增加一份“保险”。从柴静海外生女一事,却可看到,国内精英阶层向海外转移的链条,已经延伸到了中产阶层这一端。
如何看待移民,如何界定公众人物的隐私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今天的时代,亲情阻止不了远行的脚步。从上世纪80年代的教育移民,到今天的环境移民,从全球化到爱国主义,为什么要移民,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仅仅给某个人贴上标签。”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敞开大门,人们眼界越来越宽了,过去两个城市之间的往来尚且困难,但今天,出国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如同去邻居家串门一般简单。另一方面,如前所说,生存、发展、文化环境等恶化使得人们远走他乡,亲情阻止不了远行的脚步,雾霾让我们咫尺天涯,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调查发现近70%的中国被访者认为,环境、医疗水平等因素成为他们移民的重要原因。与以往移民目的是追求财富相比,现在移民的人群不是为了简单的生存需求而离开,他们要追求安全感。也许他们都很热爱这个国家,也想在发财后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但渴望这个时代能尽快进行体制变革,给很多致富试图思源的人创造更适宜生存的阳光、空气、温度和水。不然就有可能导致致富者人人皆有罪的悲剧。
对许多国内中产来讲,移民亦属无奈之举。他们很多人在国内的工作其实还不错,但房价高企、子女教育以及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都让人难以忍受。因此,有些人宁可砸锅卖铁,也想着往国外去。这就是说,如果这些问题能够早日解决,或可改变许多人“当一个美国人的妈”的想法。尤其是对那些从农村辛苦拼搏、好不容易才在城市里扎根的人,恐怕更是如此。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所说:成千上万中国人在“致富光荣”的口号下成为富人、公众人物,如今却在“移民光荣”的思潮下希望离开中国,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很奇怪。移民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如何让财富安心留在中国,却是一个值得为政者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