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近日,美国马里兰州议会拟通过一项立法草案,其目的旨在“打击该州境内餐厅与商场等经营场所故意贴错海鲜产品标签的违法行为”,并要求该州境内所有上市及出售的海鲜产品必须标明其原产地。
据国际海洋保护组织-“Oceana”马里兰州代表埃里克・鲁埃迪特克指出:该州即将出台的是一项“旨在彻底还原海鲜产品真实性的法案”。他介绍说,去年5月份,马萨诸塞州出台了一项“打击海鲜产品欺诈行为的相关立法”,并已付诸实施。在整个立法的过程中,“Oceana”自始至终参与了战斗并最终赢得了成功。另据“Oceana”提案组主任贝丝・洛厄尔在一份公开发表的新闻稿中称,“这一立法草案,是朝着确保马里兰州境内上市及销售的海鲜产品标签准确性而迈出的重要一步。从今往后,这项立法将确保向所有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海鲜产品相关信息,这必将有助于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钱包、乃至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
多年以来,“Oceana”作为非官方的国际海洋保护组织,其使命之一就是力争彻底消除当今世界海鲜产品中存在的欺诈行为。近年来,通过“Oceana”的DNA检测记录,已发现美境内有三分之一的商场和超市正在出售的超过1200种的海鲜产品被贴错了标签,使众多的消费者因对鱼类等海鲜食品知识的欠缺而上当受骗。其中,最主要品种有红鲷、野生鲑鱼、大西洋鳕等,商家往往是以更便宜的鱼类来作为其替代品使用。另据悉,华盛顿州州长杰伊・因思勒也向美众议院提交了相关的立法草案。并指出,市场上海鲜产品的欺诈行为已构成了犯罪,应当处以罚款或坐牢。
此外,由美联邦“行政问责办公室(GAO)”于2009年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披露,正是由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这三大联邦机构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协调与沟通,最终促成了美境内市场海鲜产品欺诈行为的横行无度。此外,上述由GAO提交的调查报告中还强调指出,一直以来,美境内市场供应的鱼类等海鲜食品约有90%是源于国外进口;但事实上,这么多进口海鲜仅有约2%接受了上述联邦机构的进口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