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意农业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与途径
创意农业是将科技、文化和艺术作为创意元素,植入农业生产与服务全过程的新型农业。创意农业以多功能农业为基础,在农业多样化引领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常认为,农业多功能体现在经济价值、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领域,具体表现为生产粮食和原料、涵养水土、生物多样性、地面景观、农村生存和发展、食品安全、文化传承、动物福利等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多功能农业具有“共同生产、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征。传统的农业经济学重点放在农业的单一经济功能方面,关注农业生产的有形产品的产出,分析的是如何扩大经济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在过分重视经济功能时,共同生产出来的地面景观、农耕文化(农业正的外部性)等非物质产出常常被忽视,市场规模狭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创意农业借助农业多功能特性,发挥产业融合的优势,衍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扩大社会分工,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具体表现在特色农业、农村旅游业和农村文化产业三个领域,这些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是增加农村非农职业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城镇化一起组成双轮,驱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创意农业形态之一: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一般是在要素投入、生产过程、产品终端或销售渠道植入创意元素,实行差异化生产、加工或销售。如太空种子、牛奶味草莓、福字牌苹果、有机蔬菜、涪陵榨菜、湘莲等等,其特点利用科技元素、文化元素、艺术元素植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链条中,以创意为媒介,让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促进产业集聚。如洞庭米业,以粮食为材料,采用高科技,加工出大米,从米糠中提炼油料、药品、化工原料,在粮食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又如涪陵榨菜,涪陵地方政府利用当地特殊的气候和土质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将当地生产的榨菜予以规模化种植和加工,发展为涪陵政府的龙头产业。这些特色产业都是以农业为基础,做大做强非农产业。产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发挥乘数效应,在合适的区域将相关产业聚在一起。在成本效益的较量中,这些非农产业通常集聚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的农村小镇,这些小镇通常是商品的集散地、信息交换地、人员聚散地和资本集中地,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小城镇将资源要素吸引过来,使得城镇的规模和质量稳步上升,对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非农职业在小镇的膨胀中迅速增加,农村人口源源不断流向小镇。
(二)创意农业形态之二:农村旅游业
由于农村旅游产品存在地域性、季节性和差异性,在一定地域内,农业旅游产品可以垄断经营,在一定规模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经济学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Krugman,1979)建立一个规模化模型,我们借用这个模型AC=F/Y+C。假设一个单位的旅游产品的平均成本为AC,F 为生产该旅游产品的固定成本,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管理成本与广告成本,C表示旅游产品的边际制造成本,Y 表示旅游产品的数量。Schott发现旅游市场规模取决于生产国或地区的要素禀赋和技术选择,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更多地选择生产劳动密集产品,而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选择生产资本密集的产品。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大于制造业。农村旅游业形态多种多样,如休闲旅游、假日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森林旅游等,特别是具有环保性质的林业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游客的消费方式与传统旅游业不同。在林业旅游中,游客可以体验农村生活、享受农事乐趣、呼吸新鲜空气、熟悉林业知识、感受农耕文化和零距离接触大自然。这些丰富的内容是传统旅游无法提供给游客的。农村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新型旅游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人数是传统旅游业的5~10倍。
(三)创意农业形态之三:农村文化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截止2012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国民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本质变化,社会需求不断升级,从物质需要到精神需要、从数量需求到质量需求、从被动消费到主动参与,这给服务业带来压力也带来动力。农业作为居民消费的主要产业,承担着满足社会需求转型升级的任务。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既是社会需求压力所致,又是农业自身比较优势使然。农村文化产业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空间。为了将这一比较优势发扬光大,农业部已将农村文化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导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和推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低碳化、生态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本质要求。农业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农事文化、饮食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是创意之源,为农民创业提供内核。东西南北,民俗众多,腰鼓、皮影、泥塑、剪纸、刺绣、社火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参与,以湘菜、粤菜、鲁菜、川菜等具备地方风味的饮食文化,转移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就业;农业节日、祭祀、农事体验等农事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产业。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而且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等。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性产业化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以提供实物形态的生态文化产品和可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为主,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将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融入产业发展之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增长。
四、创意农业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绩效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
传统农业经济学在计算农业全员要素生产率时,只计量农业的有形物质产出,而将非物质产出忽略掉。由于不考虑无形产出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逆生态化,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如果将非物质产出的负外部性和劳动力的浪费包括在内,农业统计出来的GDP要大打折扣。而创意农业以“共同生产”理论为指导,采取专业合作经营的方式,将物质产出与非物质产出同等对待,促使生产过程顺生态化,利用非物质产出的正外部性,作为创意元素,将产业、市场和消费连接起来,形成产业多样化、市场多样化和消费异质化。又由于农业非物质产出与农业消费具有不动产的属性,可以产生一定数额的垄断收益,在同样的土地上,创造的价值比常规农业要高,因而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率。土地产权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经营农业用地可以获得足够的经济收益,提高土地经营收益才是吸引农业投资的关键;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提高又有赖于提供大量而稳定的非农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