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中国奶业相当“热闹”,发生了许多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事件。无论是九部委重整奶粉行业,还是“肉毒杆菌事件”使进口奶粉跌落神位,似乎都暗示着国产奶粉的“翻身仗”打响。
但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产奶粉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并无明显改善。那么在2014年,国产奶粉如何继续自救?政策层面的兼并重组能否带来新的春天?中小乳企又将何去何从?
兼并不只是强强联合中小企也有机会
虽然工信部关于乳业兼并的细则仍处于“呼之欲出”阶段,但中国乳业的兼并重组已进入高潮。
乳业分析人士指出,“去年政策的推动使得乳业整合的步伐加快了,今年行业整合的高潮有望伴随细则的出台而到来。”
“两会”前夕,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表示,乳企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政策机遇,实现产业整合升级,转危为机。”
冷友斌认为,未来两年将是中国乳业整合的关键阶段,重组不仅是强强企业之间的联合,也应该包括中小型企业之间的整合。
兼并更是市场行为
2012年是国产乳业最低迷的时期。从2013年开始,政府扶持婴幼儿奶粉行业,不仅提出了新的生产监管要求,也在酝酿重整行业,对行业中的企业重新发放生产许可证,积极推动行业兼并重组。
但是,国产乳业的危机能否随着兼并重组而得到化解,一直是业内争论的话题。
对此,冷友斌表示,兼并重组既是政府政策,更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中国乳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行业希望通过此次政策机遇,实现产业整合升级,转危为机。
冷友斌认为,兼并重组不是简单的企业兼并重组行为,对于中国乳业来说,更是资源、工艺、科研、渠道、人才方面的全面整合。“乳企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生产除了规模,还要重视品质与效益,相信随着乳业新政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将更多推进法律法规完善、加强市场监管,中国乳业将重拾信心。”
中小企业也有机会
去年,蒙牛与达能成立合资公司、收购现代牧业和雅士利;伊利与美国DFA以及意大利斯嘉达进行战略合作,并在荷兰成立研发中心。除了这两大巨头,光明也在今年引进了新加坡RRJCapital的资本建设上游牧场,飞鹤乳业收购吉林艾蓓特和陕西关山乳业,圣元收购育婴博士等。
这些乳企的兼并都是“强强联合”,少有“强弱联合”的案例。但我国中小乳品企业占多数,此次兼并重组能否对中小乳品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值得思考。
冷友斌表示,工信部部署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思路显示,2013年只是摸底阶段,今年到2015年底,将是兼并重组的关键阶段。政府也鼓励中小企业相互整合,通过兼并重组或者产业联盟的方式整合。
“照这样看,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只要能实现资源整合、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式,都是值得努力的。”冷友斌认为,除了单一的并购重组形式,还有跨界合作、产业链嫁接等,都可以尝试。
然而,诸多行业向成熟、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中,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不断退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冷友斌认为,中小企业成长空间有限,甚至出现亏损。乳制品行业是典型的供应链较长的资源型产业,亟待将供应链转变成价值链,实现农户、企业、渠道、市场的共赢。这个过程需要进一步以兼并重组的方式整合资源,这既是行业发展的需要和时机,同时也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引导。
银桥乳业总经理李佳:兼并中小乳企谈判不会容易
“2013年,政府对国产乳业的关注上升到国务院层面,恒天然事件也让国人了解到,进口奶粉也不是没有食品安全问题,这对行业有积极推动作用。”银桥乳业总经理李佳表示。
在李佳看来,今年乳业关键词是“重整”,在政策调控和行业趋势下,国产乳企在产业发展和宣传积极性上,也会有所增强。无论如何,政府联合企业做得更多的是把控乳品质量,重塑消费者信心,重振民族品牌。
国产乳业开打翻身仗
2013年,中国乳业热闹非凡。无论是九部委重整奶粉行业,还是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使进口奶粉跌落神位,在李佳看来就是一句话——国产奶粉的“翻身仗”打响了。
国产奶粉的衰退是从2008年三聚氰胺为代表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开始的。银桥乳业是少有的未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的企业。李佳回忆银桥乳业当年的运营情况称,“保守”拯救了公司。
为保证质量,公司花了大量费用,采取人海战略,每个环节都设专人监督。人力成本上升的同时,奶源成本也在上升。李佳透露,中国原奶价格一直居世界榜首。
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零关税”,大批带着低价奶源的新西兰企业进军中国“攻城略地”。
“这对国产乳业是很大的冲击。”李佳称,受低价奶源的冲击,国产乳业无法与进口奶粉较量,能做的只有压低收奶的价格,尽量降低成本。“而且,当年‘口蹄疫’爆发以及肉牛价格抬升,使得奶农的养殖积极性降低。有一年,我们的原奶吨数甚至只有年正常量的四分之三”。
受质量问题、成本问题的影响,进口奶粉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中投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洋奶粉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85%;在中端市场上的份额也上升了不少。
2012年,是国产乳业的最低谷,多个乳业巨头披露财报中首次下滑,消费者对国产乳业信心降至最低点,整治国产奶粉迫在眉睫。
2013年“两会”,奶粉质量整治问题提上日程。随后,一系列政策稳步出台。去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并重新发放乳企生产许可证。另外,乳业兼并重组细则也将发布。
除了政策扶持,去年“肉毒杆菌事件”将进口奶粉拉下神位,“这能让老百姓知道,无论是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都不能打上质量差或者质量好的标签。”李佳表示。
中小企业要顺应行业发展
2014年是国产乳业“翻身仗”最重要的一年,李佳认为,“翻身仗”的关键是重整,重整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提升国产奶粉质量、增强消费者信心。
李佳指出,“不过,重整不会很顺利,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李佳认为,作为中小企业,应顺应行业发展,寻找合作对象。
2013年6月19日,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信部主题日上,对此次兼并重组细则的方案制定,工信部与120多家乳粉企业召开了闭门沟通座谈会。在会议中,工信部计划两年内争取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除兼并重组外,还将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乳粉企业。
不仅如此,会议还提出鼓励行业排名靠前的大型乳粉企业对行业实施兼并重组的配套措施,如中央财政出资建立相关基金、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政策性贷款、省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对实施兼并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据业内人士测算,涉及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各类扶持资金额度,将超过300亿元。
在重组兼并的大背景下,中小乳品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受业内关注。李佳认为,中小企业能立足于市场,肯定是在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因此企业不愿意被兼并是情理之中,谈判起来不会很容易。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未来会面临较大的问题,”李佳表示,“中小企业即便拥有自有奶源和一定渠道,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规模过小也会面临成本控制、营销渠道以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营停滞等。因此,顺应政策和行业趋势,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有利。”
是否给乳业重整点赞权力在消费者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文首的这句话,恰好也是当前国产乳业的写照。
在《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中,工信部的思路是,到2018年,将127家配方乳粉企业减少到50家,其中,培育3至5家大型企业集团,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80%。
在这一背景下,从去年蒙牛乳业收购雅士利开始,大乳企开始了兼并潮,不停地战略重组。同时,一些中小乳企在失去政策支持后,则面临退市的可能。
政府目前表现出的整顿乳粉行业、确保产品质量从未有过的决心和力度,对提高产品安全、提振国内消费者信心,的确意义重大。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国内品牌,并无异议。但在整个乳业链条上,各种重组也好,各类兼并也好,却可能忽视了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消费者。
部分大企业目前开始转向做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奶,逐渐减少甚至放弃了普通的常温奶。如果让中小企业也退出这个行业,那么消费者可能就只得喝价格相对较高的高端奶了。
如果乳业的并购重组,最终让消费者买不到普通价格的奶粉,那就不能说它有多成功,相信这也不是政府层面希望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