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根据省卫计委的统计,2010年广东已婚单独未生育家庭5.1万,单独生育一孩的家庭14.59万。
“全省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家庭不超过15万,其中七成有生育意愿。”省卫计委副主任陈义平说,由于还要考虑不孕不育等因素,因此预计这些家庭中约有六成会生育两孩。
纵然如此,生育意愿也不能等同于实际选择。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从上世纪末开始实行“双独”可生二胎政策,2009年取消间隔4年的限制以来,符合条件的“双独”家庭逐渐增加,但申请生育二胎的比例却不高。
二胎背后高企的“成本”
经济成本高涨“生不起”,职场竞争激烈“不敢生”,近年来不断曝光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不少中青年父母为下一代担忧。
不管是专家的分析,还是普通老百姓的眼中,“单独两孩”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有利于分担养老压力、减少“失独”风险,对国家而言也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延缓老龄化速度、保持劳动力规模。
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政策落地后,却遭遇有点意外的生育意愿下降,这让人们不禁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左右了“单独”、“双独”家庭的再生选择?
“如今的‘添丁’,已经不像旧时添双筷子加碗饭那么简单了!”在广州某广告公司工作的何斌与妻子均是独生子女,目前育有1个4岁大的儿子。在政策刚公布的时候,他俩还有点心动,但在上周去医院想做孕前检查时,挂号、检验、预约等每个环节面对的人山人海一下子就让他俩“望而生畏”。
“突然觉得有点恐怖。”何斌说:“花钱从怀孕就开始,每次产检若想少排队,挂个特需号就是100元一次,产检加上生产住院的费用,接近2万元;请月嫂一个月8000元;奶粉按300元/桶计算,一年就要1万多元;孩子没人带,请保姆一个月又得三四千元。更不要说从幼儿园开始后的各种硬打硬的教育成本,连个学位房都要几万元一平方米……”面对高昂的生育、养育成本,月入过3万元的他们对于生第二个孩子开始打退堂鼓,“生得起,养不起!”
记者近两周采访了广州、深圳50多对“双独”、“单独”父母,他们的家庭月收入从6000元到3万元不等。当回答“养育一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时,近85%的家庭表示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占了总收入的50%左右,8%的家庭这个比重甚至达到七成。
除了经济成本外,精力也成了许多35—40岁育龄群体的“担忧”。
儿子1岁前几乎每晚都得起床两三次,一天睡不了4个小时的张硕就有这样的恐慌。“请完产假,再请哺乳假,差不多折腾了一年。”她说,家里两个老人在张罗,还得请一个钟点工,搞得每个人都很累。
张硕还担心,生头胎的时候她就已经有高血压,是剖腹产,要是生第二个就得加入“高龄产妇”序列,自己能否再次吃得消还不知道。
据了解,除了经济成本高涨“生不起”,职场竞争激烈“不敢生”外,记者发现,许多“80后”独生子女的人生观、生育观已经发生了变化,传宗接代的思想逐渐淡化,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问题也影响到他们对“二胎”的选择。比如近年来不断曝光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资源枯竭等社会问题,让不少中青年父母为下一代担忧。
不仅城市,有专家指出,目前郊区和农村二胎生育率也在慢慢降低,一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提高较快,与城市的心理距离正在拉近;二是大量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生育观念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农村地区居民消费价格也上涨不少,给郊区和农民生活带来不小压力。
■记者手记
应正视社会焦虑 着手前瞻性政策
国际经验显示,妇女总和生育率一旦跌至1.5的警戒线下,就很难回升,而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18左右。不少专家指出,低生育水平加上快速的老龄化,不仅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加剧养老、就医等难题,而且导致劳动力年龄人口大规模缩减,影响国家竞争力。
由此可以看出,“生,还是不生”的选择题,折射的已经不仅是社会焦虑,还凸显了人口发展的时代考题。如果社会生育意愿持续下降,则意味着“单独两孩”政策难以实现适当鼓励生育的预期效果,人口老龄化加剧将继续成为隐忧。
怎样鼓励符合条件的家庭再生一个,提高我国总和生育率?除了给出政策外,政府也许还该从“不愿生”、“不想生”家庭的纠结点入手。
最初的一代独生子女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加上独生家庭给予的“唯一”关注,精神上比起上一辈更关注自我,学成后却遭遇激烈的竞争压力,内心的焦虑本来就“爆棚”,特别是没有家庭背景、靠个人奋斗的“80后”,不仅鲜有人早婚早育,他们的观念也从“成家立业”慢慢转变为“立业成家”。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部分符合政策条件的独生子女都倾向于“有能力才要孩子”:有养一个孩子的能力就要一个孩子,有养两个孩子的能力才要两个孩子。
但实际上,经过35年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加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的育儿观念已经从“粗养”一步步走向了“精养”。
“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肯定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这成为如今诸多“独一代”家长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的“精养”使得他们即使在养一个孩子的情况下日子也过得十分“抓紧”,即使面对放开的政策,他们也十分纠结,甚至无暇顾念“生二娃”。
作为欧洲近年来走出生育率低谷较成功的国家,法国的经验是:投资儿童早期教育,提高母亲就业率,协调妇女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矛盾。
因此,要实现“单独两孩”政策的鼓励效应,改变我国人口结构日益显现的倒金字塔趋势,除了给出宏观上的政策指引,政府还要正视社会焦虑,着手前瞻性政策,着力从生育、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比如,延长产假,发放再生育补贴,将义务教育扩大至幼儿教育阶段,推进保障房建设等等,创造一个有利于生育与养育儿童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