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翻阅报纸时无意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员工“反水”举报黑作坊粉条堆里有垃圾》,文章说的就是笔者所住地方发生的事情。再看看图片中粉条堆里散落的垃圾,不禁一颤:还好,最近没有吃。
笔者仍记得在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时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可一句“病从口入”的俗语却生生把笔者拉回了现实。单从笔者身边说起,从“黑面包”到“黑粉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刺痛着我们的神经,考验着公众的承受能力,也考验着政府、企业的责任意识。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切实”二字?笔者以为,这需要监管部门、企业和公众三方的共同努力。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对食品行业中疯狂逐利的不法分子严惩不贷,以达到监管效果最佳化,引导企业良性发展,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放心、安全,广大消费者才敢吃、吃得安。
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也要从源头抓起,也就是食品生产企业要有责任意识、诚信意识。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自律,自觉把控好质量关、安全关,产品有品质、品牌有信誉,人们对企业、对产品的信心才会得以重振,企业也才能做大做强。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是现代企业的应有责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承担着家庭厨房的社会功能,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重于泰山,生产企业要把良心放进去,把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放在第一位,做好食品生产这个“良心活”。
当然,公众作为食品安全最终的受益者,也需要加强相关知识补充,比如如何认识食品添加剂,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举报等,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发扬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意识,发挥公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让犯罪分子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这样才能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责任编辑:杨灿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