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财政厅获悉,河南省不断创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下文简称“小农水”)建设财政投入机制,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100万吨。
自2009年在全国实施的“小农水”项目建设,旨在破解制约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改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状况。“为积极推进‘小农水’建设,财政部门不断创新机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扶持效应。”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郑新建说。2009年以来,全省陆续投入资金45.5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8.97亿元,省财政资金16.5亿元,市、县财政资金7.43亿元,群众自筹2.69亿元。
“通过竞争立项的方式选定‘小农水’重点县,规范透明,保证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回忆起立项的过程,漯河市郾城区财政局副局长杨耀民说。郾城区入选“小农水”项目,经历了县级申报、资格审定、专家评审、公开陈述、现场打分、全省公示等环节。
为优选出效益最高的项目县,河南省采取了竞争立项、公开评选的遴选方式,使项目产生程序更加规范、资金分配过程更加透明,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此外,河南省财政部门还创新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整合各类涉水资金,建立农田水利项目投入新机制。对重点县的建设情况,省里每年要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动态调整。加强督查,实现了“小农水”专项资金检查的常态化。
“一亩地水费俺村最高收过80元,现在只要30元!”对比今昔灌溉用水情况,信阳市平桥区李咀村村民刘世权说。水费下降、灌溉效率提高、水利设施不断完善……通过财政机制创新,“小农水”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了实惠。
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以来,我省新增灌溉面积344.27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9.8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4.4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2.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100万吨,受益人口85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