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什么是“福喜事件”的真问题
梁发芾
什么是“福喜事件”的真问题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近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关于“福喜事件”查处情况的汇报说:“在上海,不管什么企业,只要违法,都必须依法受到严惩。”韩正此番讲话,可谓公允。
经媒体记者长期深入企业卧底调查,曝光美国独资企业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大量使用变质过期肉类。事件发生后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而一些观点则更成为舆论中的热点。如经济学家王福重对上海福喜的力挺和舆论对洋品牌的围剿。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偏离了靶心,没有抓住“福喜事件”的真问题。
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所说:“在上海,不管什么企业,只要违法,都必须依法受到严惩。”一个企业是否违法,应只看其行为,不应看其身份,一旦涉嫌违法,必须予以处理,不必区分涉事者是中资外资。经济学家王福重力挺福喜的原因是,他从《焦点访谈》节目看到福喜干净的车间和生产流程,并与国内企业的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臭气熏天相比,认为即使福喜出现食品问题,也比国内食品企业值得信任。王福重的观点受到人们的批评。就事论事,上海福喜确实违法了,确实将过期的、发霉的食品重新包装销售,欺骗消费者,侵害消费者权益。不能因为企业生产环境干净,就将功折罪,减轻它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但是一些人将“福喜事件”的问题集中到洋品牌监管的话题,炒作外企故意针对中国销售过期食品,进而将舆论转为保卫食品主权、拒绝洋品牌的方向,这种论调同样也是偏离了问题的核心。
“福喜事件”的真问题,仍然是对食品质量的全面监管问题。目前中国食品质量问题确实还是比较多,而食品质量问题突出的原因是监管不到位。以此次涉事的上海福喜为例,上海食药监局过去3年对福喜7次检查均未发现问题,该企业今年还被上海市嘉定区评为食品安全先进单位A级。监管部门的作用,竟然不如一个卧底的记者,这至少说明,职能部门对于企业的监管,是存在漏洞的。
说到加强食品监管,重点当不止于洋品牌。目前总的来说,洋品牌食品的消费者还是社会中收入和消费能力偏上的少数人群。他们有较多的话语权,对于洋品牌食品企业的问题,能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揭露,形成舆论热点。但是,从中国社会普遍状况来说,更多的人消费的食品,还是来自中国的生产经营者,而其中很多来自小作坊生产经营。这些小作坊食品的问题确实还是比较多,但小企业小作坊的消费者是底层社会群众,并不掌握话语权,是沉默的大多数,这类食品的质量问题,往往不能形成舆论热点,难成舆论压力。如果一方面对于随处可见的小作坊小饭馆等的食品问题熟视无睹,一方面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洋品牌的监管中,这种监管投入的不均衡,对于底层消费者来说其实也是不公平的。
“福喜事件”后,媒体和评论人士都在讨论,为什么在国际上信誉良好的洋品牌,一旦进入中国,“橘生淮北变成枳”?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食品监管的严格细致和科学程度,确实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不到位,监管网络不能无缝隙覆盖所有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在一个食品监管不健全的整体环境中,外来的洋品牌很容易自甘堕落,同流合污。如果不能强化和完善整个社会的食品监管,那么,仅仅期望洋品牌仍然保持其在国外的质量和操守,是有难度的;如果对整个社会的食品监管仍然不到位,而仅仅对少数人消费的洋品牌加强监管,其意义也是有限的。不管谁生产经营,只要违法,就应该依法查处,这才是食品监管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