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品牌 >
科学解读:2013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
时间:2014-01-14 22:51  浏览次数:

  1、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

  热点概况:

  2013年1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享誉全球的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二聚氰胺),新西兰政府已经下令禁售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25日,国家质检总局迅速做出反应,紧急与新西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尽快提供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奶粉中检出双氰胺物质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具体品牌、产地、批次等具体情况。

  28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就新西兰奶粉疑似涉毒事件公开表态,称已与新西兰有关部门联系,并约见了新西兰驻华大使,要求对方提供风险评估报告。同日,新西兰大使向消费者道歉。

  特邀专家:

  元晓梅 教授级高工、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专家观点:

  双氰胺是氰胺的二聚体,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酰胺,干燥时稳定,当水溶液在80℃时逐渐分解产生氨气。该物质的半致死剂量(小鼠,经口)>4000 mg/kg,属于低毒性物质,对于人体的危害目前还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双氰胺可用来生产双氰胺复合肥,在农业上使用可以控制硝化菌的活动,减少氮的损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可以防止过量的硝酸盐对环境的污染。由于新西兰的牧场是人工草场,而且当地牧场主比较重视环境保护,所以一些牧场在牧草种植过程中使用双氰胺复合肥,但是新西兰第一产业部通用标准副总监表示新西兰奶农中只有5%在使用,而且一年当中,牧场只使用2至3次。双氰胺目前除欧盟外,我国和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没有在食品中的残留标准,但是由于美国FDA将其列入安全性待检测物质名单,因此其安全性遭到质疑。根据新西兰方面发布的数据,此次奶粉中双氰胺残留量不足欧盟残留标准的1%,应该不存在安全问题;问题是由于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不是三聚氰胺的双氰胺也很担心,同时双氰胺作为非食用物质,应该给予关注。

  结论:

  此次新西兰奶粉中双氰胺污染是由于使用含双氰胺的肥料造成的微量残留,远低于欧盟的残留标准,不构成健康风险。

  建议:

  加强与食品贸易国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加强对进口食品中污染物的监控。

  2、“镉大米”

  热点概况:

  2013年2月27日《南方日报》刊登一篇报道指出,“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广州市场随机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结果显示镉超标,属于不合格产品”。同时指出,“湖南大米被指镉普遍超标”。该事件迅速引发关注。对此,广东省政府表示,“将查清湖南问题大米去向并向社会公布”。另外,21世纪网报道,“珠江啤酒也为湘潭直属库的客户,问题大米作为原材料或也将导致啤酒中也出现重金属超标”。对此,珠江啤酒回应“已成立调查小组调查此事”。

  广州市食药监局5月16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的抽检结果,大米及米制品合格率最低,镉超标率达44.4%,同时官方了公布涉事的餐饮单位、涉事米制品企业等信息,再次曝光了镉超标大米问题。

  特邀专家:

  魏益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

  专家观点: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大米是中国居民的主要食品资源。

  镉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 镉可通过土壤、水体、肥料、工矿粉尘等途径进入农作物及农作物的可食部分,进而进入食物链,可能威胁消费者健康。我国政府对大米、面粉、蔬菜、肉、蛋、奶等食品中镉限量标准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因大米是我国居民的主粮,为此对大米中镉的含量制定了更严格的限量标准(中国为0.2mg/kg,CAC和日本规定大米镉限量标准为0.4mg/kg)。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5月16日公布的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事件属于湖南省局部地区镉污染土壤种植的水稻,导致大米镉超标问题。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正在积极摸清镉污染土壤的分布,并努力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结论:

  本次报道的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事件属于湖南省局部地区在受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的水稻加工的大米,或使用这种大米制作米制品导致的镉超标问题,不是非法添加。

  建议:

  (1)政府应高度关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也必须认识到环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问题大米”的监管,防止其流向餐桌。

  (2)食品生产企业应关注生产源头可能带来的风险。

  (3)消费者应选择信誉高的大米产品品牌。

  3、“美素”奶粉疑云

  热点概况:

  2013年3月28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美素丽儿奶粉涉嫌造假事件,美素丽儿奶粉的中国进口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在混装奶粉时,不仅涉嫌更改保质期、使用过期奶粉,还涉嫌使用价格较低的低段奶粉充当价格较高的高段奶粉。经查,玺乐丽儿除合法销售Hero集团生产、经报关报检后获得销售进口天赋美素婴幼儿奶粉许可外,还先后非法购入未获得进口食品卫生证书的该集团针对欧洲市场生产的欧标婴幼儿奶粉。并从2012年2月开始,通过擦除原有标识、重新喷码、私印外包装盒等方式,将批号篡改为已获得进口食品卫生证书的天赋美素婴幼儿奶粉批号后进行销售。目前,主要涉案嫌疑人已被抓获。

  特邀专家:

  罗云波 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专家观点:

  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历来受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由此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必须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企业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相应的条件并经过审查,在获得生产许可后方能生产。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作为销售天赋美素婴幼儿奶粉的进口商,只具有根据相关规定在国内市场销售该品牌奶粉的资格,不具备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资质。在这种情况下,却置法律法规于不顾,通过擦除原有标识、重新喷码、私印外包装盒等方式非法生产,更涉嫌采用更改保质期、使用过期奶粉等恶劣的不法行为,应予以严肃查处。

  结论:

  这是一起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中典型的知假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建议:

  应将国家对乳品管理的相关条款逐一落实。

  4、农夫山泉被指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




上一篇:2013年度盘点 河北白酒市场品牌生存状态解析   下一篇:巨星贾斯汀汀布莱克再推龙舌兰新品牌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