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实力很强,特别是在品质上有较高保障。在很多领域也引入了全球最高端的生产技术。务实、诚信是"广东制造"中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商业精神。”广东金岭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林水栖代表说。
—建设“两个文明”,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
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代表说,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的礼仪文化与伦理教育等都有利于促进建设和谐社会和文明广东。
省文联副主席许钦松委员认为,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要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优秀成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火花的碰撞,“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提振改革精神,实干托举“中国梦”
时至今日,深圳市政府门口矗立的“拓荒牛”,仍然铭记着改革开放初期那段披荆斩棘的峥嵘岁月。牛的一只前脚半跪,后脚斜挺,奋力向前,前进的动力正是改革年代的梦想。
30余年前,正是这个梦想唤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改革斗志,让他们“杀出一条血路”。没有这股精气神,广东经济总量不可能连续25年位于全国第一,成为迈入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体;没有这股精气神,深圳,这个昔日的小渔村,今天也就不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昔日世界第一个全球性帝国—葡萄牙。
“然而,"中国梦"不仅是指实现国家经济的富强,其内涵还应包括精神上的自信与富足。”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代表说,只有两个文明共同协调发展、高度发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梦”的追求正在路上,“广东号”的航船再次起航。
今年初,广东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将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细化为52条具体改革任务,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会议要求,广东干部群众必须发起新的战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冲锋陷阵,当好排头兵。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说,“不提振改革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就什么机遇都抓不住;没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就打不赢这场改革的攻坚战。”
这正是省委对广大党员干部以改革、实干托举“中国梦”的总动员。
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中心小学教师赵雪芳代表说:“我们基层有句话: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实现"中国梦",广大领导干部必须提振改革的精气神,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对党员干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一次大扫除,扫除干净后,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东莞市市长袁宝成代表说。
崇高的事业需要文化引领。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难免让国家、社会迷失。
因此,“实现"中国梦",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汕头金山中学校长李丽丽代表说。
中医讲究“祛邪培正”。占领精神高地,也需要这一“祛邪培正”。梅州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代表说:“我们必须坚决扫除那些腐朽、丑陋、邪恶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让美好、高尚的行为更好地占领阵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祛除邪气、烘托广东正气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以及千百年形成的岭南文化大有可为,它们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应当加以挖掘,并大力弘扬。”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倪惠英代表说。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作答总书记的考题,广东将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以敢闯敢拼的劲头,以先行先试的魄力,以苦干实干的业绩,交出更新更美的“两个文明”建设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