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言论版有吴迪的‘亚洲金融危机风云再起’与易宪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的‘新兴市场震荡会引爆中国金融危机吗?’两篇文章,都认为亚洲尤其是中国有很大的债务与房价泡沫等问题,使亚洲金融危机会很快风云再起。笔者虽然不敢100%确定亚洲金融危机不会在这几年内爆发,但认为这两篇文章的论据不足,不应该得出这么悲观的‘盛世危言’。
例如,吴文中引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3年中国的社会融资总量高达2.9万亿美元…另外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在2013年6月已高达3万亿美元’。应该指出,这两个数字,都没有超过中国GDP的三分之一。问题可能应该被重视,但远远没有达到该数据本身能够引发金融危机的程度。即使包括中央政府,中国的政府债务大约也不到GDP的60%,而日本的是超过200%。何况中国是以约7%或以上的速度发展,而日本是大约停滞。
吴文也论述,‘整个亚洲也在经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信贷扩张。标普在最新的一份研报中指出,未来五年,亚太地区的非金融企业将占到全球债务增额的半壁江山。’同样应该指出,亚太地区的GDP增额,超过全球GDP增额的一半。因此,即使上述关于亚太地区的债务预测正确,也不意味着亚太地区的债务相对于GDP的比例会增加。还有,整个亚洲在经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实质经济扩张,因而有‘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信贷扩张’,这并没有什么可怕。
上述两篇文章都强调中国的房价泡沫。易文说,‘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其严重性是任何一个新兴市场无法比拟的,泡沫破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已经不远了!如果这样,将可能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笔者曾经多次撰文论述中国的高房价主要并不是泡沫,而是一些基本因素(城市化,高增长、家庭数目的增长等)与一些土地利用的限制造成的。要减低房价的增速,不是多次的长期无效的调控,而是放松农地不可以建房的限制,放松甚至放弃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土地拍卖与建房发展的真正市场化等。
至少这30,20,与10年来,全国平均市场房价(以前政府或单位辅助的房价不可比)增加远远少于居民收入。房价与居民收入比应该已经大量减少。这不排除在某些大城市中心地段的房价增加,可能超过人均收入。中心地段的土地面积供应有限,而有钱人偏好中心地段。因此,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这种‘位置性’物品的相对价格很可能大量增加。这是预期中的经济现象,不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也不应该会引发金融危机。
最近在《经济学人》(TheEconomist)正月4-10日期第55-6页,读到一篇关于各国房价的比较的文章,进一步证实笔者的观点。根据这文章的数据,相对于长期平均,中国的房价相对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被低估37%。这是所有23个主要国家与地区中被低估第二厉害的国家;被低估最大的日本,是38%,只比中国的多一个百分点。被高估最大的是比利时,49%。再看从2008年初以来的房价,到2013年11月中国累积增加了23%(最近一年是8.7%)。相对于人均名目收入在这5-6年内累积增加至少70%以上,这房价的增加不到收入增加的1/3。还有,房价是按每米计算的,房价的增加并没有扣除几十年来房子质量的增加。
正月24日,复旦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军到敝系给一个研讨会,论述中国的消费与GDP被严重低估(我同意其论点)。根据其数据,也可以间接算出,十年来的房价涨幅也大大低于人均收入的涨幅。还有,从2004年到近年,农村房子的建筑成本增加成为原来的3倍,而城市房价还不到原来的两倍。
根据山东大学长江学者黄少安的‘房价泡沫为什么不能扎破?’(《经济学家茶座》第62期,2013年11月)一文,中国的农村几乎100%是居者有其屋,城镇的拥房率也高达约90%,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已发达国家的数字(例如美国与加拿大都不到70%)。而且,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经高达28平方米(农村是50平方米)。在媒体与网上大批房价高涨的,主要是刚刚大学毕业,想要马上购买房子的人。黄教授说,‘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住房的期望很高,希望马上就能买上自己的房子。而且主要是这些高学历、刚毕业、生活要求高而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年轻人,在网络等媒体上抱怨房价太高,这种舆论被媒体放大,好像全国有很多很多百姓因为房价高而买不起房子,使政府感到众多百姓无房住,民生问题无比严重。’
相对于刚刚毕业学生的收入,平均房价虽然下降了很多,但还是很高,要马上买房并不容易。即使在西方已发达国家的情形,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工作很多年后,累积了相当的存款,才购买自己的房子,然后几十年分期付款。笔者也是在结婚四年后,一家四口才买了自己的房子,而且是向银行借了房款的90%,向大学的信用合作社借了其余的10%,自己只有买简单家具的钱。
笔者不是要替中国政府把丑事埋在地毯下。中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有很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分配不平均、贪污滥权、食品安全等,但笔者不认为中国有很大的房价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