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汉森酒业:治沙撬动企业公益新机制
时间:2014-02-19 17:40  浏览次数:

  10年间投入5亿元 改造荒漠2万亩

  到2013年底,汉森在2万亩荒漠里种下了葡萄,可算是国内沙生葡萄种植规模最大的企业。连片的葡园除了本身的经济产值,还是防沙绿化的屏障。也在2013年,四川南部县王家镇小学的李悦用上了全新的课桌椅,与她一样在教室用上新桌椅的孩子共1200人,它们都由“汉森百年教育基金”捐助。

  治沙是公益事业,种葡萄是利用荒漠发展起来的沙产业,它们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行。将大把资金投入治沙是否值得?是企业一开始就面对的拷问,但拿出西南市场销售额的5%捐助教育事业,汉森却创建了企业公益机制的新模式。

  治沙从艰难走向可持续

  投身沙漠的企业都经历了一段摸索期。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同志提出了“沙草产业”理论,即用产业链条进行市场运作,经营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尽管当时能看到产业雏形,但投入其中却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地方政府也得专门组织农业专家与企业远赴以色列等国家学习。”乌海市林业局一位专家回忆,最后总结出,治沙要依靠产业支撑,从国家输血转为企业造血并形成长效。

  乌海适宜种植葡萄,“葡萄之乡”如今也成为乌海的城市名片。但起步却极为艰难,乌海市葡萄办主任王芳说,一是荒漠种葡萄成本高。从种下到成熟要3年生长期,第4年挂果后才逐年增产,国内有的地区只要2年。与国内丰产区亩产动辄6000斤相较,乌海的葡萄平均亩产在1000斤以内。二是气候原因。缺乏有效降水,而蒸发量大,当地种植业都引黄河水滴灌。汉森为此引进以色列的沙漠滴灌技术。“一片不毛之地,不免令人产生惧意。”

  在沙漠种葡萄还是一项艰难的工程,风沙会把幼苗在一夜之间连根卷走,所以还要先种树建防风林。“这意味着,同样的资金投入,在荒漠种葡萄的回报周期长、见效慢。”王芳说,这也让汉森创业团队一开始便受到质疑:能不能做下去,值不值?与企业拥有了雄厚实力再投钱做公益不同,汉森需要思考企业发展与公益治沙的共生共存。

  贫瘠的土壤促使葡萄根部往下发展,吸取更多的矿物质,并把有限的养分供给果实。汉森在困难面前能坚持下来还因为葡萄品质好,且能实现有机标准种植,酿造高品质葡萄酒。如今,汉森已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出口丹麦、比利时、法国等欧洲国家,葡萄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几百亩开始,现在自有种植面积2万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周边农户一起共计种植8万亩沙生葡萄,等于给8万亩荒漠披上了绿装。

  “沙生植物具有天然的品质优势,不少投身沙漠的企业都将产品出口国外,比如种沙棘、苁蓉等,在治沙的同时也获得了经营业绩。企业能在艰难之中投入治沙,首先是热爱,二是责任,三是坚持。”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一位企业界人士表示,企业没有埋头苦干的毅力、热衷于挣“快钱”则根本进不来。

  单从前期投资来说,有平整土地、修路、铺设管道等基础设施,到葡萄苗种下去,一亩地就要上万元的投入。“十几年来,我们累计投入5亿元,没有从酒业公司抽走一分钱,相反,每年还要从集团其它产业转移资金反哺种植,销售收入除了扩大再生产,其余都投入治沙。”汉森董事长撖建平说,随着治沙模式逐步成型,如今步履匆匆。汉森在鄂尔多斯杭锦旗储备了10万亩荒漠土地,阿拉善盟也划拨了3万亩沙地。“马不停蹄,治沙已成为与汉森发展并进的事业。”

  三项基金助建企业公益新机制

  治沙与种植相连,而汉森的市场已走向全国并出口海外,将公益事业与市场终端嫁接、落地,汉森为此提出了“十年树葡萄,百年树教育”的理念。2014年1月底,汉森成都分公司举行了“百年教育基金”迎新恳谈会。项目负责人徐健全说,汉森去年在西南市场投入近200万用于捐资助学。这成为汉森公益事业的一个新征程。

  2010年,汉森百年教育奖学金成立,即每年拿出西南地区市场销售额的5%捐助教育,每年有超过上百万元的资金。比如,2012年捐助岷山县考上大学的贫困生120人,每人5000—10000元学费;捐助阿坝师专30名少数民族学生。此外,每年还有常规的短训项目如高尔夫球童班,培训两三个月的贫困家庭孩子就能走上工作岗位。“还与成都岷山饭店合作,定期捐助考上成都高校的大学生。”徐健全说,汉森打造百年品牌,做好百年教育基金就是一项长期事业。

  而在产业链上,汉森还力推与企业发展环节相对应的公益项目,支农基金就是针对合作农户。“看上去与企业利益相关,实际上其公益作用明显。”乌海市林业局产业办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每年春耕时,农户缺少资金,影响当年的种植。支农基金先期提供资金援助购买农资等相关投入,等到秋季回购葡萄再偿还,而且制订高于市场的收购保护价。它还解决了农户“丰产贱卖,减产砍伐”的困境。

  走进汉森的种植基地,可见“绿色中国林”、“青年林”、“台湾少年林”等分布其间。汉森还倡导成立了沙漠种植基金,与国家权威机构合作,发起沙漠葡萄种植行动。同时面向社会招募葡萄认养团体及家庭,将认养资金纳入种植基金当中,由乌海林业部门投入当地的治沙事业。“举全社会之力,众人划桨开大船。”该名产业办负责人表示,汉森还在规划沿黄河两岸沙漠地区的“内蒙古西部区百万亩有机葡萄种植计划”,希冀通过种植基金的带动,把治沙事业做大做强。

  “还有食品安全。”撖建平提出,比如餐桌上吃得、喝得不安全,大家的健康怎么办?我们一直在倡导绿色、有机的健康生活方式,这项事业也需要推动。“探索企业公益机制,就要真正落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上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这位人士认为,公益事业贵在可持续,汉森的教育、支农、种植基金,其实构建了企业公益机制的多元形态。既有上下游产业链的关联,也有基于企业、产业以及公益事业长远发展的考虑,包括治沙、公共食品安全问题等。当公益机制与企业的发展模式深度契合,更能迸发蓬勃生命力。

  (本文源自央视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打印】【顶部】【关闭】

  

  (原标题:汉森酒业:治沙撬动企业公益新机制)




上一篇:光一科技(300356)个股公告正文   下一篇:创卫故事:宣传栏营造出的创卫氛围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