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今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某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贩,弃百姓的健康安全于不顾,或使用不卫生的原材料加工食品,或为节约成本缩减消毒环节、或者用工业原料代替食品加工材料等。短短几年内中国百姓熟悉了三氯氰胺、苏丹红、地沟油、毒胶囊、瘦肉精等名词。某些不法行为甚至还成了一个行业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固然存在各种复杂的原因,但李总理的报告切实从民生角度出发,结合当前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指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家要完善关于食品监督体制和加强打击不法行为的力度!
改变多头管理现状,保障食品安全。多头管理是造成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从生产加工到市场流通,虽然每一个环节都设有“重兵防守”,但因各部门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多头监管,使得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依赖、推诿中消耗掉。农业、卫生、工商、质检、药监、派出所等执法监管部门谁都管等于谁都不管。另外,对于当地的无证经营的小商小贩,或者是当地纳税大户的不法商贩,本地相关部门充作老好人不愿出头管理,所以一旦出了事,主动负责的更少。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行机构改革,尽量减少部门设置,将食品生产厂家以所在区域划分,进行实名制管理,分工明确、权责相配,让各管理部门切实担负责任。
转变监管思路,畅通监督渠道,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当前中国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具有地域性特点,一些地方乡镇以村为单位普遍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些问题的查处易受到全村村民的阻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监督管理到位,可以快速有效的肃清一整个行业的风气。另外,部分不法分子同执法部门打游击,白天大门紧闭,半夜开工,加大了查处难度。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主动发现问题,提前做好功课,加强同当地百姓紧密联系,做好当地百姓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加强百姓食品安全意识,以反面典型做宣传教育,引导百姓树立正确的食品观。同时,完善举报体制,让消费者投诉有门,通过众多消费者的力量形成一个监督网络,及时有效的查处整改违法生产行为,使食品安全问题止于消费之前。
加强立法,严厉处罚,防止不法行为卷土重来。对待这些商贩不能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几天就敷衍了事,要通过司法的威慑制止犯罪。生产销售危险食品属于危害公众安全罪,构成刑事犯罪,应按照这些产品的传播范围及危害程度施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并提高罚款金额,让这些不法厂商充分意识到犯罪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成本,有效遏止这些不法行为的死灰复燃。
今年两会以“节俭办会”开头,从国情出发,就国家治理、生态环境、反腐倡廉、城镇化建设、扶贫开发等问题展开讨论。其主旨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由此,我坚信:只要我党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