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2014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14-03-04 15:21  浏览次数:

——2014年1月6日在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唐良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动摇,保持定力、从容应对,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实施“五大计划”,大力推进美丽江城、幸福武汉建设,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2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00亿元。

—— 工业倍增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单月产值突破千亿元。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产值过500亿元企业增加到4户,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5户,新增3户;80万吨乙烯、神龙三厂、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武钢四冷轧等一批投资50亿元、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东风雷诺项目落户武汉,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86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家,累计900家,产值过百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在全国高新区中,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到第3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上升到第2位。

——交通枢纽功能不断提升。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建成试运营,与轨道交通1 号线、2号线一期构成“工”字形轨道交通架构,轨道交通连通三大火车站,可达五大长途客运站,高铁、城铁、地铁、长途客运实现快速换乘。以武汉为中心的 “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形成,武汉火车站成为目前全国高铁线路辐射最广、直达城市最多的高铁站,年旅客发送量突破千万人次。内陆港口首条近洋班轮——“泸汉台集装箱快班”开通。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70万人次。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3家,累计200 家。新增国际和地区航线5条,累计25条;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增长59%;国际和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均居中部城市首位;东湖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成功举办全球汽车论坛、世界新兴产业大会、华创会、国际友城高峰论坛等一批国际性会议。

——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6个新城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菜篮子”工程提档升级,新建7.4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新建等级公路126公里、通湾公路530公里。

——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703.4亿元,增长26.5%;民生支出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63.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元。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市容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

出台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工业保增长16条”、“激活内需提振商业15条”、“全民创业20条”等系列措施。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停止18项事业性收费。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经济逐季回升向好。

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优化工业布局,编制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工业板块”空间发展规划;6个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分别建成20 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倍增发展区,全市新增工业园区面积80平方公里。持续加大工业投入,工业投资突破2200亿元,增长30%以上。上海通用武汉生产基地、力诺武汉生产基地、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格林美产业园、百杰瑞新材料、武桥海工装备产业园等 13个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近两年签约的122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开工率达到80%。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350亿元,汽车、光电子信息和重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全球10大汽车制造厂商,4家在汉投资合作,武汉成为我国拥有车系最多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企业利润总额480亿元,增长32%。

加快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金融、现代物流、会展、文化创意、信息、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8家,累计17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40家,获批国家消费金融试点城市,社会融资规模3336亿元,增长10.7%。出台物流业空间发展规划,“一港、六园、八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引进菜鸟网络、敦豪、普洛斯等6家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社会物流总额突破2.2万亿元。成功举办40多个国际性或国家级品牌展会,会展总数突破600场次,吸引境外参展参会人员200多万人次。工程设计产业实现收入800亿元。国内9大电商在汉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或研发营运中心,电子商务交易额1720亿元,增长40%。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增长38%。旅游总收入1680亿元,增长20.4%。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晋升国家5A级景区。

(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整合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食品药监、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由市垂直管理,调整为市、区分级管理。警务机制改革深入推进,74%的警力下沉到基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39项减为259项,向区新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3项;建成市、区联动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审批服务事项提前办结率达到9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出台武汉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草案6件,制定政府规章13件,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1379件全部办结。




上一篇:【微天下】嘿嘿嘿,代表你是猴子派来逗比的吗?要撤地震局,假日   下一篇:陕西再公布4部门整改情况 司法厅:推行节假日公车封存常态化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