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别离》里,鲁引弓通过三个普通家庭为子女出国留学奔波周折的遭际,勾勒出了当下中国的“世说新语”,触及了应试教育、高昂房价、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职场规则、关于成功的评判等等痛点。
鲁引弓概括了五种“小别离”。
当然,第一个“别”,是“别分数”。这在小说和现实中的体现是,一分两分,就会让家长无比纠结。
“因为一两分的区别,在学校里会差一两百名。实际上这和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就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考试机器。这考试机器就是无论状态多不好,考试也不能出差错。”
还有,向“雾霾”告别,向这种让人纠结的环境告别。
“第三是向集体焦虑告别。我们希望小孩能够从容地成长。”鲁引弓回忆起自己孩子还在国内读初中时候的日子,满是心酸,“周末的四个半天,都排满了补习班。其实自己孩子成绩已经很好了。但是看到人家都去了,我们不去,就怕落后。这就是集体焦虑。”
鲁引弓还想传达的,是向单一成功标准的告别。“原本成功的标准是多种多样,但是现在,成功似乎就是钱、好大学、地位。”
“归根结底,是向这种在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告别。”以过来人的身份,鲁引弓和无数家长一样,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活得慢一点,从容一点,快乐一点。
对父母和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小别离。但,每个小别离后,都藏着大别离。
实际上,千家万户这样的小别离,改变了很多本质的东西。
比如,改变了教育的本质。“曾经,出去留学都是很开心的,学成回来,报效祖国。但现在的留学,变成纠结了,并有种一去不返的感觉。”鲁引弓发现,留学潮的质地变了。
还有,对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观的颠覆——这在《小别离》中特别突出,为了送孩子出国留学,很多家庭的结构,重新排列组合了。
“为了留学节省钱,就把孩子过继给国外人家。这样就可以入读美国公办学校,学费就很便宜。但实际上,家庭危机,就存在了,很多家庭,就此解构。”鲁引弓说。
还有内心和现实的别离。
“因为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把留学当成一艘诺亚方舟,让孩子飘洋过海。这样一种决然的背后,是内心里希望孩子每天都能粘在身边,跟自己说说班级里的八卦和趣闻。”鲁引弓说,这种别离,甚至让人看不到愈合的手段。
(原标题:小别离背后的大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