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国内十几家明胶企业使用被多种工业原料污染的垃圾皮料作为原料,生产出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再出售给药企和糖果工厂。雅客、金冠、蜡笔小新三家大型糖果企业也在使用此类不合格明胶原料之列。
■降低生产成本 明胶企业使用垃圾皮料
三铭胶业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是国内一家大型明胶生产企业。该公司原销售部经理吴凤娟说,他们厂年产明胶约3000吨,大多是作为药用明胶对外出售。据介绍,用来生产明胶的主要原料就是动物皮。
然而,当记者来到原料库房时,才发现,所谓的动物皮原料,不过是一些颜色深浅不一的碎皮子,这些脏兮兮的皮子被直接堆放在地上,从皮堆里面渗出来的蓝绿色的液体随处流淌。原料库房也有一种外观相对新鲜的皮料,但数量不多。
而在漂洗车间里,原本看上去脏兮兮的蓝绿色碎皮子,使用盐酸和硫酸进行十几遍的漂洗处理后,变得又白又嫩。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变成了金灿灿的明胶成品。这些明胶按照不同规格进行包装,成为专门用于软、硬胶囊加工的所谓药用明胶。
这种碎皮原料主要来自温州水头,就是经过工业盐、硫化碱、石灰、纯碱、脱脂剂等工业原料处理后所产生的制革废料。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记者辗转浙江、福建、山东、湖南、河北、河南等地,对全国十多家规模较大的明胶厂以及温州水头、河北无极等制革基地进行了深入调查,终于揭开了明胶行业的黑幕。
原来,福建三铭胶业、浙江嘉利达明胶、创新明胶、山东恒源胶业、山东益心生物、湖南金龙明胶、河北成大明胶等一些规模较大的明胶厂,为了降低成本,从制革厂大量采购垃圾皮料。这种工业垃圾皮料以每吨一两千元的低价卖到明胶厂,经过强酸或强碱漂白清洗,加工成金灿灿的所谓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然后以每吨三四万元到五六万元不等的价格卖给一些食品厂和胶囊厂。
根据福建三铭胶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的说法,这家厂年产3000吨所谓的药用明胶,其中差不多有1500吨流到了新昌县的一些胶囊厂。按照一公斤明胶产出一万粒硬胶囊计算,这1500吨采用垃圾皮料生产的所谓药用明胶可以做成150亿粒医用级的硬胶囊。
■垃圾皮料制作的明胶 流入雅客、金冠等糖果厂
这种经有毒有害工业原料处理过的垃圾皮料,不但做成了所谓的药用明胶,而且还被加工成大量的食用明胶。
浙江嘉利达明胶有限公司是国内食用明胶产量较大的企业,公司销售代表唐凤华说,每年采用垃圾皮料加工的食用明胶大约3000吨,主要用于生产酸奶和糖果。主要是供应做稳定剂和糖果的客户,酸奶直接添加的也有,雅客、金冠这些知名的食品厂都在合作。
雅客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是国内最大的糖果专业厂商之一。在这家厂的原料库房里,存放着大量的嘉利达明胶。该公司生产负责人说,这种明胶一般按7%左右的比例添加到糖果原料中,用来生产各种凝胶型糖果。主要是橡皮糖,QQ糖,以及果汁软糖。
调查发现,金冠和蜡笔小新两家大型糖果企业也都在使用嘉利达食用明胶。
金冠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承认,该公司使用明胶加工糖果时通常按5%的比例添加,主要生产金冠酸酸橡皮糖和热狗圈橡皮糖等凝胶型糖果。在每年所用的明胶原料总量中,这种采用工业垃圾皮料生产的所谓食用明胶占到了40%。
蜡笔小新食品有限公司每年生产QQ糖、软糖等糖果两千多吨,使用明胶原料达一百多吨,其中嘉利达公司生产的所谓食用明胶,大概占到70%。
■工业垃圾生产的明胶 居然是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记者在全国十多家明胶厂走访时发现,这种工业垃圾皮料在明胶厂都是公开使用,一些厂家对此并不避讳。河北成大明胶厂的负责人声称,之所以敢公开使用制革厂的垃圾皮料生产食用明胶,是因为这种原料是被国家有关部门许可的。
所谓的许可,就是在2005年12月31日颁布的《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这个卫生规范明确规定,生产食用明胶可以使用制革鞣制工艺前,剪切下的带毛边皮或剖下的内层皮,俗称为毛边皮、二层皮、三清皮等生皮。
中国明胶协会秘书长姚龙坤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全国3万多吨明胶都是这种原料。目前全国有几十家明胶厂,大多数明胶厂都在使用制革厂的工业垃圾皮作为食用明胶的生产原料。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这项规定,制革厂经有毒有害工业原料处理过的所有工业垃圾,都不应该再用来生产食用明胶。 央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