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凤虎谢建晓
平安是幸福的源泉,平安是和谐的保障。
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要把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河南具体化,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两项建设”。在讲到打造平安河南时,他说,平安河南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性载体和有力抓手,是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性工程。
惩治犯罪、阳光执法、化解民忧,目前,一张全覆盖、多层面的“平安网”正在我省各地铺就。
重典治乱——
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单位注意!一辆黑色本田盗抢嫌疑车进入我市,请各巡逻车、治安卡口开展查控!”3月12日上午,洛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接到指令的民警们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设卡堵截。15分钟后,嫌疑车辆被成功截获,2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这一案例仅是我省政法机关打击犯罪的一个场景。依法有效打击犯罪、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正在成为我省各地开展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平安不平安,首先看治安。围绕平安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全省公安机关重典治乱,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不好就在哪里开展集中整治”的原则,打击锋芒集中指向杀人、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网络违法犯罪和食品安全犯罪等突发犯罪,坚决遏制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省各地政法机关以群众呼声为指挥棒,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社会面巡逻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行业场所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为支撑的“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对违法犯罪的及时发现、精确打击、有效防范,使群众安全更有保障,以基层平安促进大局平安,以各地平安促进全省平安。
严格执法——
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2月27日,省高级人民法院豫法阳光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便民互动”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自此,我省群众不用上法院,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可以预约立案、案件查询、投诉举报。
这是我省法院开通官方微博实施阳光司法以来,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推出的又一项司法为民、司法公开新举措。按照部署,今年下半年19家中级人民法院和10个直管县法院“三微一体便民互动”平台也将上线运行,明年全省各基层法院要全部开通。
省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双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促进公平正义,这是平安河南建设的基本途径。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我省司法机关在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方面迈出新步伐。
加大执法司法公开力度,让执法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我省政法机关新举措不断,省高院发布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规范各级法院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司法底线;省检察院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省公安厅制定出台防止冤假错案十项措施,要求执法民警对执法办案终身负责,取消“刑拘数”、“破案数”、“退查率”等不合理考核指标,不再依据“破案率”等指标搞排名通报。
我省各级政法机关把过硬队伍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正风肃纪活动,下大气力解决政法队伍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政法队伍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得到提升。
夯实“双基”——
重在顺民意解民忧
3月14日下午,省司法厅官方微博@河南司法行政在线开展“法律服务进行时·律师在线”微访谈,律师史向东、樊钟灵在线为网友解答有关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两个小时的访谈,引来近5万人“围观”。
省司法厅相关人员表示,司法微博在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普法宣传、服务群众等方面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抓好基层、打牢基础,创新社会治理,这是平安河南建设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在基层化解矛盾”已成为各地平安建设的着力点。
基层基础建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目前,全省20多万名人民调解员深入村组、社区、厂矿、企事业单位,对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进行拉网式大排查,集中力量做好化解工作;全省法院启动为期3个月的“保护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合法权益”专项活动,集中办理涉及留守群体的案件,切实维护“三留守”人员的合法权益;省公安厅建立定期下访约访制度,采取约访、走访、回访等形式,变群众上访为带案下访。
我省完善和建立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了以司法为主,以仲裁机构、社会法庭、人民调解、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为补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