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1月北京市教委发布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由政府买单保障孩子每天运动1小时之后,3月18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教委又联合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并表示将开展平衡膳食校园健康促进行动。北京市在运动、膳食两个方面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引导。
数据显示,身体活动不足,加上膳食的不均衡,导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2011-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男、女生肥胖率分别达26.2%和15.2%。与生活方式相关慢性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等呈上升趋势。此次发布的膳食指引建议中小学生食物多样化,同时有针对性地建议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类、奶豆类等,同时强调应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锻炼,以及3小时的户外活动,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
指引还给出了中小学生平衡膳食的“10个拳头原则”,即每天的营养配比,即肉:粮:奶豆:菜果=1:2:2:5(以重量比计):
不超过:1个拳头大小的肉类(包括鱼、禽、肉、蛋);
相当于:2个拳头大小的谷类(各种主食,包括粗粮、杂豆和薯类);
要保证:2个拳头大小的豆、奶制品(各种豆制品、奶制品);
不少于:5个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
同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何丽表示,孩子的生活方式首先受家庭影响,父母热爱运动,孩子喜欢运动的几率大大增加,家庭的膳食习惯更会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同时,相关数据还显示,孩子的身体活动与引导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相关性。因此,建议在学校引导的同时,家长更应该身体力行,以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引导并强化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均衡的膳食习惯。
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奶类摄入量不足,而油脂、盐等摄入量过多,钙、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普遍存在。同时,根据一项对北京市3万余名中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能够天天参加体育锻炼的仅占17.6。而每天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超过4小时的分别为15.7%、12%和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