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关注“两会”:那些与民生相关的IT
时间:2014-03-17 15:48  浏览次数:

【赛迪网讯】用IT的视角审视“两会”,发现那些被“两会”关注的IT。今年的“两会”,在代表委员们集中提出国家安全、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同时,信息安全、大数据、云计算也在各种提案建言中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IT领域的技术发展,正在成为改善民生的希望。

  在过去的一年里,“棱镜门”的爆发触动了国家信息安全的敏感神经,中国1/4的国土出现雾霾,食品安全问题从“毒奶粉”演变为“死猪肉”……在今年的“两会”上,这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几乎成为代表委员们集体“上书”的内容。和往届不同的是,在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建议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集中指向了信息安全、大数据、云计算这样的IT领域。不少代表委员甚至还提出,我国应将信息安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国防建设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去年,斯诺登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疆土”失守的严重后果,信息安全成为众多国家国防建设的重中之重。

  伴随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信息安全很自然地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就曾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为参与两会建言的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也在其今年的提案中特别指出,国家信息化和信息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全球性,我国应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将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似乎已毋庸置疑,但未来,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方向将如何与国家战略匹配,如何支撑国家战略的落地,却还存在着一连串的问号。本届“两会”,代表委员们就这一战略的落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致公党中央委员汪庆发、沈晓英就尖锐地提出,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产业还难以支撑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他们的提案中,不仅有对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未能做大做强原因的深刻分析,还有从产业顶层设计到规划布局,再到如何实现国家战略驱动产业发展和监管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法。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也就在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加强安全立法工作、实施产品与服务安全审查制度和国产化替代工程等提出了建议。

  在互联网时代,守好“小家”才是安定“大家”的前提。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一致提出,互联网时代要重视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健全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从加强移动终端管理的角度给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见。

  交通拥堵、雾霾、看病难、食品安全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马秀珍认为,医好这些“城市病”的利器就是大数据,它还能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的更大窗口。

  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产业发展,更与民生的改善、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在各国竞相进行大数据布局的当下,大数据今年也出现在了“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谈到了将大数据视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就认为,大数据可以成为政府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利器,要加大应用。他还建议,各部门应把相关大数据统一汇总,通过数据挖掘助力公共安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也在提案中表示,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大有可为。应将大数据发展列入国家战略,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郭为更是指出,我国无论是网民数量、发展速度,还是网络规模和应用方式,都已进入信息化大国和网络大国的行列,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对数据的重视和应用不足、信息化法律的缺失、数据安全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大数据发展的障碍和威胁信息安全的隐患。

  作为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云计算环境的自主可控决定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孙丕恕今年强烈建议国家尽快实施自主云计算发展战略,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中国云”。他不断强调,国家在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中,要将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标准体系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发挥制度优势,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走政、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着重支持企业成为标准的主要参与制定者。

  除了以上的三大主题,在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中,还有涉及3D打印、电子商务等各个IT领域的建议建言。更关注民生问题的“两会”,正越来越关注如何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民生问题,而代表委员们也通过各种提案建议积极帮助政府解决相关的产业难题。

  信息安全:国家战略,如何落地?

  致公党中央委员汪庆发、沈晓英在提案中建议: 国家应引导重点企业面向信息安全实施战略转型,选择具有较好信息安全基础的重点企业,持续支持其以信息安全为主业进行战略转型;出台有利于以信息安全为主业的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破除因自主核心技术投入大、周期长、市场回报率低导致大型信息技术企业不愿进军信息安全产业的体制障碍,并在税收、投融资、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还应建立长效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带动信息安全产业成长。一是实施可信计算应用示范工程,提升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自身的强健性,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研发等级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产品和体系,改变以“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为主体的被动防护模式。二是实施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工程,弥补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最薄弱安全防线,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以成为网络战首要攻击的目标,要加快研发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并逐步实施替代工程。三是建立国家级信息安全服务支撑中心,提升全网范围内服务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的能力,以企业化运行的方式,将国家信息安全能力导入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提供统一、集中、可控、高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服务。




上一篇:2014年3月16日轻松一笑   下一篇:港北工商局携手校园举办“当好维权小卫士” 活动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