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到威尼斯大学宣讲2014年全国“两会”精神,并介绍中国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措施为中意合作带来的机遇,演讲全文如下:
全面深化改革是最大的政策
开放互利共赢是合作的宗旨
――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谈两会和中意合作
(2014年3月17日,威尼斯大学)
尊敬的卡基德美乔副校长,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很荣幸应邀来到威尼斯大学,这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府,长期以来培养了众多精通中文的意大利友人,为中意交流作出巨大贡献。今天在座有“中国国际商务硕士班”的同学,也有关心中国发展的学生,我愿借此机会结合刚刚结束的“两会”,和大家谈谈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以及中意合作面临的机遇。
众所周知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但今天讲到中国经济,离不开的关键词仍然是“改革”。当然不同阶段含义不同,2013年经济发展突出体现了改革的两个效应。
一个是改革的增长效应。2013年中国经济全年实际增长7.7%,超过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对应的增量达5万亿元(相当于8100亿美元),相当于1994年中国GDP总量,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5.8万亿元(相当于4.16万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应该看到,无论是7.7%这个增速还是贸易量的增长,都是在全球经济仍面临市场需求疲弱、增长率偏低等挑战的背景下取得的,而且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那就是改革。无论是释放市场潜力与活力,稳定经济增长,还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化解潜在风险,都有赖于改革的深化。
另一个是改革的优化效应。在改革促进下,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区域、城乡、产业等经济结构均有所改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提高1.1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300多万人,创下历史新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这不仅是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的客观反映,也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断推进的结果。
中国经济的增长使“中国模式”、“中国奇迹”吸引着全球目光,同时我们也客观冷静地认识到,中国仍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紧缺、生态受损等诸多挑战。解决“新问题”的出路依然在改革,是全面深化的改革,这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策。习近平主席说,改革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当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李克强总理以“壮士断腕”形象地表明了中国政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勇气。几天前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对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介绍几个最引人关注的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稳速度。将2014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5%左右,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告别了硬性保增长的阶段,着眼于化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当然即使保持7.5%也是G20中最高的。同时,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下限”或“底线”。尽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预期目标比以往高出100万人,不过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看,仍有可能超额完成,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格局时代,服务业不仅是经济总量最大的来源,而且也是就业岗位最大的来源。
第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实施创新驱动,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提升,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淘汰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同时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加大对改善民生、“三农”等一些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项目的支持。
第三,推动“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必须兼顾经济、人口、社会福利、城市规划等诸多问题。今后一段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要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
第四,让发展回到尊重自然的模式。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而且更加集中和尖锐,环境污染就是其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中国将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老旧车600万辆,能源消耗强度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同时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此外,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也是重要议题。在深化改革的同时,中国还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未来中外开展务实合作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老师们,同学们,
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离不开与各国的合作,同时也将为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提供众多机遇。意大利是欧洲第二大工业制造国和农业国,高端制造、时尚设计、科技创新、食品安全、现代农业等领域具有优势,一大批外向型中小企业在专业细分领域处领先地位,在国际危机背景下仍然实现出口增长,体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优势与中国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现实需求高度契合,中意两国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只要双方本着平等开放、互惠互利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合作共赢。当前双方应共同努力重点推动以下领域合作:
――贸易投资。2013年中意双边贸易额达433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中国自意进口同比上升9.4%。双向投资成为新的亮点,中国对意投资总额突破6亿美元。近年来多个中国企业来意投资,实现加速发展,也给意方企业带来了资金和市场,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3G移动通讯公司为意创造了数千工作岗位,华为公司雇佣了800多名优秀的意大利青年。下一步双方应深入挖掘中小企业资源,提供信息交流和探讨合作的平台,促进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中方鼓励有实力企业来意发展,希望意方为中国企业在意投资提供更大便利和支持。
――科技环保。中方视意大利为欧盟中的重要科技合作伙伴,双方建有技术转移、设计创新、电子政务三个中心,其中技术转移中心启动一年多来已促成50余个项目。两国环保合作成果突出,双方共同建立了中意能源环境便捷基金,实施了众多项目帮助中方提升了环境治理能力,也带动许多意环保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实现发展。未来两国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合作空间广阔,在实现互利共嬴的同时,也将为双边关系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食品安全和现代农业。中国是最大农业国,正在全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同时面临食品安全的严峻挑战。意农业现代化程度高,食品安全世界第一,目前正加紧筹备2015年米兰世博会,粮食和食品安全将是核心议题。中方积极参与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和企业馆、企业联合馆的规模都居前列。中方愿希望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中国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与意农机制造、种植技术和食品安全等相关产业开展务实合作。
――地方合作。中国地方省市经济实力雄厚,对外合作十分活跃。以与意大利合作最多的广东省为例,2013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约6.22万亿元(相当于1万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78万亿元(相当于1.09万亿美元),如果把广东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则其目前GDP总量排在世界第16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区域差异将更趋平衡,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后发效应显现,各地方的经济行为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近期有多个中国地方省市代表团访意,我们希望与意方探讨开展智能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交流,扩大经贸和企业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老师们、同学们:
中意两国合作需要我们亲手缔造,今天在座的同学们就是明天中意合作桥梁的工程师。希望你们今后积极投身中意友好合作事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中意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我相信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和支持将为中意合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