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75年,蒋介石通过秘密渠道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访问。彼时,毛、周已是重病缠身,毛希望邓小平作为代表赴台,尽快实现“三通”。
本文摘自:《青年参考》2014年2月19日07版,作者:张慧,原题为《两岸对话如何走到了2.5时代》
开启两岸交往新时代的“张王会”刚结束,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代表团就启程访问大陆,两岸的往来近日似乎空前热络。
两岸关系走到今天,经历了一系列的“数字时代”:以民间接洽破冰,缔造“汪辜会谈”的1.0时代;以党派接触继后,“胡连会”、“胡萧会”埋下官方接触的伏笔,被称为2.0 时代;而此次两岸官员零距离接触的“张王会面”,被台湾《经济日报》称为两岸接触的2.5时代。
隐秘的第三方外交
1949年蒋介石率部众渡海赴台,围绕台湾地位和归属的“台湾问题”由此产生。多年后,解密档案和当事人的回忆显示,毛泽东、蒋介石二人虽有“瑜亮之争”,却在两岸问题上有志一同,为和平统一曾通过中间人进行过秘密沟通。
1950年和1955年,美国先后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和“台湾问题国际化”,都遭到蒋介石拒绝。1955年2月14日,蒋对中外记者说:“在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勾结敌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评论,蒋不想分裂中国,不想成为千古罪人。双方默契配合,破坏了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
双方虽都希望和平统一,却苦于无法沟通,只好求助于两边都说得上话、且立场中立的中间人。上世纪50年代中期,蒋经国找到了1949年后居住香港的曹聚仁。曹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入门弟子,与鲁迅也交往密切。后来,曹的儿子曹景行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回忆称,蒋经国曾两次约谈曹聚仁,商谈与大陆沟通事宜。
1956年7月,曹聚仁到达北京,面见毛泽东和周恩来。周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表示“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问题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
此后,曹聚仁多次往返于大陆与台湾之间。每次到大陆,毛、周都与他秘谈。曹返回香港后转道台湾,又与蒋氏父子见面,转告中共的意见。
到上世纪60年代初,双方已建立初步的信任。香港《大公报》报道,毛泽东保留庐山上的美庐别墅,打算让蒋介石在那里养老。毛亲笔写了一首词《临江仙》,其中两句“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表达了希望蒋回大陆安度晚年的诚意。曹聚仁到台北,向蒋转交了毛的诗词,蒋看后十分感谢毛的好意。大陆提出的“一纲四目”统一框架,也基本被蒋所接受。
不久,“文革”爆发,蒋介石慈溪老家被红卫兵破坏,蒋得信后顿生疑窦,中断了与大陆的联系。1972年,两岸特使曹聚仁驾鹤西去。
此后,双方多次努力恢复联系,均未果。1975年,蒋介石通过秘密渠道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访问。彼时,毛、周已是重病缠身,毛希望邓小平作为代表赴台,尽快实现“三通”。台湾方面闻讯十分欣喜,可惜还没来得及执行,蒋介石就在1975年4月5日去世。
民间接触破冰
蒋经国执政后期,台湾政局风起云涌。美国资深外交官陶涵在《蒋经国传》中描述,1987年的蒋经国身体每况愈下,撒手人寰的阴影刺激他奋力一搏,因为“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将越来越难独立存在”。
于是,1987年11月,台湾宣布开放台湾人到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40年人员不往来的局面。一时间,台湾媒体上满是两岸同胞白发相拥、涕泪横流的报道。这样的“人情牌”有力推动了两岸打破僵局。
1990年9月,两岸的红十字会签署《金门协议》。虽然内容只涉及遣返偷渡人员,但双方对该协议的官方认可,开辟了官方授权民间机构进行商谈的途径。两个月后,台湾当局决定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1年3月正式挂牌,其身份是民间团体,但半官方性质有目共睹。1991年12月,大陆紧随其后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亦为官方授意的民间团体。“两会”的成立目的明确,很快成为两岸接触的先谴兵。
传为佳话的“汪辜会谈”开始前,“两会”在1992年进行接触和准备,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认同,即“九二共识”。这个由民间团体达成的共识,在随后的20多年中被两岸多次当作解决纠纷的原则。
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见面。两人握手的一刻被称为两岸关系的“历史坐标”,台媒称其为“官方授意、民间形式”的制度性商谈。
汪、辜二人1998年再次会面。台湾联合新闻网称,当时的大背景由“李登辉康奈尔之旅、两岸密使、司马辽太郎事件、96年台海飞弹危机、修宪冻省、李宋分裂等大事件交错形成”。“汪辜会谈”成了摊牌大会,“结果以次年7月的‘两国论’收场,两岸关系进入断裂恶斗时期”。
2008年6月,新任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应海协会之邀北上,在北京与海协会新任会长陈云林会面,续上了中断近10年的“两会”会谈。
2012年9月,江丙坤离职,香港《大公报》赞他“功成身退”,认为通过陈、江二人的努力,“近年两岸关系从破冰回暖,到艳阳高照”。4年的8次“陈江会”,签署了18项经贸协定,实现两岸三通,促进了两岸在旅游、邮政、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核电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2013年6月,新任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和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上海进行首次“陈林会谈”。台湾《经济日报》称,即使两岸的高层会面也无法替代“两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