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伟认为,推广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需要一个由点到面的施行过程。例如,先行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和肉制品等几个行业开展试点,以探索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可行模式和运行机制,最终建立全国联网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实现部、省、地、县和市场监测信息共享与互通。
“从国际上看,从政府到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可追溯都十分关心。尤其是在欧盟、加拿大、美国,目前已经引入了全程标识追溯系统。我们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时可以充分借鉴他们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王恒伟说。
延伸阅读
追溯码,你会不会“追”?
产品的追溯码一般以二维码或者是一串数字的方式呈现,标示有“追溯码”三个字,位于产品外包装条形码的上方或者是外包装的底部。找到追溯码后,一般有4种查询方式。
超市终端查询:一般适用于肉蔬类产品,记录下商品追溯码后,在超市追溯码查询终端上输入追溯码数字或者扫描二维码,屏幕上商品的产地、生产厂家、发货时间、出货时间等一系列信息一目了然。
网络查询:登陆第三方平台或者是企业官网,输入数字形式追溯码即可。在国家食品(产品)可追溯平台网站上,可以通过选择输入“商品条码”“商品条码+批次号”“追溯码”中的一个,点击查询即可。若是追溯码为二维码形式,用手机微信扫描商品外包装的食品追溯二维码后,即可出现商品信息。
短信电话查询:商家在包装上会印有一个联系方式,可以选择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商家客服来追溯产品信息。
手机APP查询:目前,一些手机APP也可以追溯商品信息,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研发的“条码追溯”APP。进入“条码追溯”,可以“手动查询”,输入商品条码或者追溯码进行查询,也可以使用“扫描”功能,通过条码拍照扫描自动调用手机摄像头,对商品条码进行拍照,并能将拍摄内容解析成条码信息,从而查询到详细的企业信息、商品信息、追溯信息、诚信信息、预警信息等,还可进行投诉举报。
其中,通过诚信信息可以查看企业的不良记录及以往的投诉信息;预警信息则是消费者通过手机可以查询某一地区所有食品安全情况,或者某一个食品安全预警情况。若消费者购买了不合格食品,还可以通过手机采集相关证据,向追溯平台进行投诉举报,同时消费者可以查询该食品的其他消费者投诉信息来进行参考。
食品可追溯,国外怎么建?
欧盟
2001年,欧盟开始在成员国内部建立牛肉产品追溯系统。2002年进一步将追溯范围扩大到全部食品,规定对食品、饲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 以及与食品、饲料制造相关的物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阶段强制建立可追溯体系,并明确提出禁止进口非追溯产品。欧盟各国普遍采用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推出的“EAN·UCC”系统来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要求为每一地块建立农药、肥料等的使用情况报备体系,以监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其中英国率先建设了基于互联网的牲畜跟踪系统(CTS),实现了牲畜整个生命周期的情况记录。
美国
2002年,美国通过“生物反恐法案”,提出“实行从农场到餐桌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食品可追溯制度,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等供应链环节建立记录保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农场初级原料生产标准和召回追溯系统、强制召回受污染食品、扣留不安全食品、限制或禁止来自某个地区的不安全食品流通,并就可能违规情况索取相关数据。
日本
日本引入欧盟所推动的“食品可追溯制度”,于2001年建立了肉牛可追溯系统,并于2002年制定了“牛肉身份证”制度, 建立起牛个体信息系统,消费者可以在销售终端通过互联网或手机查询牛肉产地、品种、出生时间、饲养者、饲料成份、屠宰日期以及流通过程等详细信息。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农产品种类,到目前为止,日本对所有农产品均已实现可追溯管理。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应用方面,日本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而且在零售环节,大部分超市已经安装了产品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产品。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畜牧业大国,于2001年建立了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 ,即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采用由NLIS认证的瘤胃标识球或耳标对牛、羊进行身份标识,由国家中央数据库对记录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可以对动物个体从出生到屠宰的全过程实现追踪。
韩国
韩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自2004年开始在生产协会中试行可追溯制度, 并同时在牲畜、水果、蔬菜、原料食品、特殊农作物等领域开展。2005年韩国政府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法令中引入了全方位的农产品追溯程序, 并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执行。(黄文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