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市场”作为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产物,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活跃经济和便民的作用。在没有正规农贸市场之前,它们的存在与居民的“菜篮子”息息相关,只是随着超市和农贸市场以及私家车的增多,“马路市场”渐渐变得不太受人“待见”。近些年来,关于“马路市场”去与留的纠结,城市管理者和老百姓做过很多努力,在这场博奕中,“马路市场”始终像春天的韭菜,割了又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马路市场”都是围着已有的农贸市场形成的,它们的存在给“正规军”带来了不小的冲击。4月20日,在市城区紫桥农贸市场内,摊贩们对记者大倒苦水。鱼贩谢师傅说,紫桥农贸市场每年的摊位费8000元到15000元不等。2010年以前,一个蔬菜摊位每天可卖掉3辆三轮车的货,现在只能卖掉半车,“外面卖的鱼比我的每斤便宜1元钱,以前现场杀鱼要排队,每天产生的垃圾都有3桶,现在半桶不到。”火车站农贸市场的蔬菜摊贩周女士告诉记者,每年创建迎检的高峰期,“马路市场”就销声匿迹了,那时候她每天的毛收入可以达到七八百元,“现在只有三四百元。”
渐渐地,一个“怪现象”出现了:由于农贸市场内经营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部分“正规军”也加入了“马路市场”,他们的摊位面积大,菜品丰富且摆放整齐,在流动摊贩中格外显眼。4月21日上午,正在执法的城北街道办事处城管中队紫桥片区负责人刘英启告诉记者,紫桥“马路市场”的摊贩有60多个,“他们中流动摊贩只有20多个,以菜农和弱势群体为主,其余都是在农贸市场内有摊位的摊贩,有些甚至是从甘露寺农贸市场赶来的。”刘师傅就是“正规军”中的一位,问及原因,回答很干脆:“农贸市场里面太冷清,只好出来凑热闹了。”记者带着疑惑走进紫桥农贸市场,只见50多个摊位上都摆满了各类蔬菜,但市场内买菜的市民却只有寥寥几个,与一门之隔挤得水泄不通的“马路市场”形成极大的反差。在新一村农贸市场、火车站农贸市场等市城区多个农贸市场,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形。
有句话叫“有需求就有市场”,“马路市场”的兴旺让我们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现有的农贸市场不能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吗?记者从武陵区商务局了解到,武陵区共有21个正规农贸市场,它们按政府的规划分成ABC三种级别来建设,以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为单位,按照不同的服务半径分布。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左右用于维护这些农贸市场的正常运转,特别是2010年市政府对农贸市场进行提质改造后,不仅改善了购物环境,又新建了新河路农贸市场、楠竹山农贸市场和新三闾农贸市场,“这些农贸市场基本能够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武陵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既然正规的农贸市场能遮风挡雨,购买的东西又有质量保证,为什么还是有为数众多的市民非要把目光投向“马路市场”呢?“说到底,还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问题。”家住滨湖社区的李兰英认为,这和一部分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有必然的关系;紫桥小区的李大爷就是个“马路市场”的忠实粉丝,“这里的蔬菜新鲜,比市场里的还便宜,下楼就可以买到,又方便。”李大爷代表的这种消费心理让“马路市场”在与正规农贸市场的博弈中获得了筹码,赚取了大批的客流量。
李大爷觉得“马路市场”代表着真实朴素的人间烟火,李兰英却认为这大大影响了城市品质,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隐患,并将予头直指治理不到位问题。这让记者想起4月20日在紫桥社区看到的一番景象:城管执法车和城管队员一出现,流动摊贩们就高度“默契”地开始“收工”,城管执法车一走,他们又继续贩卖。市城管局武陵分局副局长刘海峰在接受采访时很无奈:“我们把对‘马路市场’的清理纳入了每个中队的早班管理,根据每个农贸市场周边的情况派有专人驻守,如紫桥马路市场4人、朝阳农贸市场2人等,但这根本改变不了执法队员转身后流动摊贩的‘卷土重来’。”“马路市场”的摊贩与城管执法人员就像是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拉锯战,背后是不动声色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