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柱提醒,到西藏等牧区旅游的人最好不要吃小贩制售的风干牛肉干,以防感染。感染了牛带绦虫的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是这么长的虫子在肚子里,有时也会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或体重减轻等类似蛔虫感染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因发现大便或内裤中有白色扁片虫而就诊。
4、管圆线虫:最喜欢藏在螺蛳中
郭增柱回忆,2006年福寿螺事件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人忐忑不安来北京热带病研究所做检查,反复和医生确认自己是否被感染。“在这个事件中,寄生虫病从让人忽略的角落一下子被公众所认识。”福寿螺因此退出了食客们的餐桌,其实,危险并没有完全消退,看着各个海鲜大排档上种类繁多的螺,郭增柱也隐隐担心。
广州管圆线虫并不仅仅藏身在福寿螺体内!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詹希美教授就做了对东风螺的调查,结果显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比例高达27%,最多的一只携带了622条广州管圆线虫。
这条虫子有多凶猛,看看当年福寿螺的报道(《被小虫颠覆的生活》2006年9月7日总第368期3版)就知道了,发病迅速,一进体内就直奔人体司令部的神经系统,除了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
好在隐藏在螺类中的寄生虫怕热,高温煮熟就会死亡,这也是最有效防止这条线虫的途径。
5、弓形虫:和人一样爱吃涮锅
“来我们科看弓形虫感染的备孕或孕妇比较多,再就是吃涮锅后的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朱丽影介绍,弓形虫病最会隐藏,除了接触过猫狗,最多的原因就是涮火锅一味追求鲜嫩口感,肉片入锅蘸蘸热水就出来,真是名副其实的“涮”。不少患者查出弓形虫还以为检查结果有误,明明家里家外都不接触猫狗,气呼呼找医院理论,在感染科才了解真相。
一般来说,羊群中弓形虫的感染率为61.4%、牛为13.2%,弓形虫的幼虫往往藏匿在这类受感染的动物肌肉细胞中,肉眼是无法看到的。人们吃火锅时,往往只把肉片稍稍一烫,这种短暂的加热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细胞内的弓形虫幼虫。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或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弓形虫感染便会转为急性或亚急性感染,这时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有的甚至发生严重的后果。
吃火锅时,火锅肉要切薄、煮熟。涮火锅时各类肉制品要煮熟,使食物在火锅汤料温度达到100℃时涮煮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目测鸡肉、鱼肉变成白色,猪牛羊肉变成浅褐色,虾蟹变成橙红色,加热食物的体积较大时,要延长加热时间。
6、颚口线虫:爱在皮肤下挖隧道
白白的皮肤上,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红色线条,就像虫子爬过一样。其实,这不是虫子在表皮爬过,而是寄生虫在皮肤下“挖隧道”呢。祸首不是别的,就是颚口线虫!
和体内其他寄生虫相比,这条虫子活得比较憋屈,只能以幼虫形式存在,不能发育成成虫,所以就在体内乱窜发泄不满。
“曾有个女性患者,因皮肤瘙痒、红肿,怀疑是荨麻疹,对症下药后,却总不见效,后来,皮肤看上去就像一幅‘地图’,血常规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上升,医生怀疑是感染了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是颚口线虫感染。追溯源头,发现是因为吃了爆炒鳝鱼。”袁正丽说,除皮肤上的表现外,感染此虫后,有的还会有低烧的表现。
“之前,还有个20多岁的女孩儿,听说生吃泥鳅能去火,为了祛脸上的青春痘,就试着吃了两条,没想到,痘痘没祛成,却惹上一身病。反复发低烧,去医院也查不出问题来。后来又出现腹胀、腹泻等问题,折腾了一个多月。到最后,也是被确诊感染了颚口线虫病。”袁正丽提起了前几年的一个生吃泥鳅引起线虫感染的病例。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曾做过一个课题,为追踪颚口线虫的来源,他们曾采购了10斤黄鳝,然后解剖分离,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平均每斤黄鳝体内居然有25条颚口线虫。
“生吃泥鳅能去火”,前几年,某所谓养生专家的这个偏方害了不少人,很多人不仅没去火,还吃出了寄生虫病。
袁正丽介绍,颚口线虫的成虫寄生在猫狗等身上,其幼卵随猫狗的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水中后,最终寄生在泥鳅、黄鳝、青蛙等身上,如果人吃了未煮熟的泥鳅(一般在70℃以上高温加热4~5分钟才能杀死)等,幼虫就会进入体内。
除了在皮肤游走外,幼虫还可能会“流窜”到内脏,到达肺部,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钻入眼睛,可能会引起感染,甚至失明;最可怕的是,如果幼虫钻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起颅内感染、颅内高压,有生命危险。
感染了颚口线虫后,血常规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上升。如果怀疑是感染此病,最好及时将血液样本送到相关的寄生虫病研究机构做检测,确诊后,一般通过吃打虫药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