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添教师心理负担
江门一中副校长唐健荣告诉记者,学生考后以集体的名义设宴邀请老师共同聚餐本来是件温馨事,但是在这过程,会发生有家长担心孩子准备不好,中途“干预”“谢师宴”的情况,容易使“谢师宴”滋生攀比、腐败的内容,造成不好的影响。记者从江门一中获悉,该校今年在高考前就对全体教师进行明确要求,最好不参加学生组织的“谢师宴”。
江门实验中学教师李兴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若从职业的角度出发考虑,为学生无偿服务本应是一种责任,凭借责任再去接受家长或老师的“盛情”款待其实是无必要的。而从“师生”间如朋友的关系来看,对朋友表达感情更应该突出“零负担”,“谢师宴”会给教师无形中增添心理负担。
【反方】
不应“一棒子打死”
一些教师表示,对校内所有教师提出禁止参加、组织“谢师宴”,全面禁止显得似乎有些“矫枉过正”。“感觉有些一棒子打死的感觉。”
江门一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学生邀请老师聚餐其实也是寻找一种方式与老师沟通、交流,毕竟3年的学习压力很大。”该老师表示,只要在不铺张浪费的前提下办“谢师宴”,这种形式也是可以接受。
对于“谢师宴”的禁令,一些受访师生都持保留意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周建定认为,“谢师宴”禁令可能会让很多老师觉得不舒服,此项禁令欠缺一点“人情味”, 师生感情不在于吃不吃饭、送不送礼物,并不是物质和功利的关系。
今年深圳高考理科状元侯思琪也有相同的看法,“因为听说老师不允许参加谢师宴,同学就一起聚餐,悄悄邀请老师一起来。”侯思琪认为,所谓“谢师宴”应该分情况适度进行,最好不要“一刀切”,“同学们一起凑点钱和老师简单吃顿便饭,我感觉没什么不妥,而且也是一份回忆。”统筹:黄文生 文/记者黄子宁、陈昕宇、潘慕英、潘播、陈振华
(责任编辑:施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