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士昨日则在官方微博上承认有食品涉及福喜,其表示已要求全国餐厅封存下架上海福喜生产之火腿片,并停止贩售早餐火腿三明治。
四问“洋快餐”
福喜怎样成为“食安生产先进”?
在中国市场,福喜集团也已经营多年,其早在1991年就设立了第一家工厂,目前除了上海福喜外,在河北廊坊、广州、云南昆明、山东威海、福建南平、河南周口等地还有多家加工厂。
从上海工商部门公开的信息上可以看到,上海福喜公司为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美国独资企业,拥有5条生产流水线及肉类、蔬菜水果、面粉类加工车间,“产品涵盖猪肉、牛肉、鸡肉、蔬菜水果、面食类等制品”,且“拥有出口中国香港、日本的资质”。就在今年,它还被评为“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其厂区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经是公司无安全事故第328天,其在招聘网站的信息简介中自称,是“麦当劳的最佳供应商”。
欧喜投资中国区深加工部总经理杨立群20日晚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客户会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其中既包括提前告知的现场检查,也包括突然到访。那么,这些企业平时究竟是如何对供应商进行审查的?严格的供应商审核管理体系缘何没发现问题?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麦方回应。
出了事全是供应商的责任?
21日,一项针对超过万名网民的“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被曝使用过期劣质鸡牛肉”调查显示,74.4%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对供应商的违规行为知情。
记者询问五羊新村麦当劳店的工作人员“上海那边涉嫌销售劣质肉的店是否在原料到店之后也有相应质检”时,店方毫不迟疑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记者随后询问了快餐界相关人士,他表示,以他们公司的产品为例,在入库和出库时都会有严格检测。
既然通过质检,为何检查不出原料过期变质?倘若能够检查出来,这些产品为何还会继续流通而不处理掉?倘若检查不出来,那么质检是不是徒有其名?
广州食品专家委员会主任余永文认为,作为两家全球餐饮连锁巨头的麦当劳和百胜集团,应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更应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其企业内部应有相关的监督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督员。原料进入时,企业内部会进行抽检或者送去权威部门进行检查。对过期食品进行生产加工,或更改日期等恶性违法行为,那么供应商和商家都负有责任。
“大棒+胡萝卜”公关就能解危机?
据新华社电(记者黄筱)不少消费者发现,在每一次紧急的信誉危机之后,涉事企业都采用“大棒+胡萝卜”的公关方式化解危机——一方面高调宣布和合作伙伴划清界限、中止合作,一方面配以大力度的营销推广,明星代言、促销活动等等,试图让消费者忘记不快。
然而,消费者质疑,“洋快餐”们说好的“安全”,是否只停留在花哨的纸面、讨喜的画面上?媒体报道,这次出问题的上海福喜并不是一家小公司,它向中国麦当劳供货已22年,与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店也是多年的合作伙伴,这么多年的“合作”,难道就可以对供应过期食品不闻不问,因为“反正也吃不死人”吗?
尽管大多数“洋快餐”食品问题来自于供货商,但把责任全部推给供货商,甚至反过来指责供货商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破坏了企业品牌形象。这其实与一个负责任的跨国公司的业务管理水平并不相符。
“洋快餐”在中国市场的版图不断扩张,其管理制度必须同步跟进。任何一个食品供应企业,对供应链上游产品质量负有天然的直接监督责任。倘若“洋快餐”始终以不定期爆出丑闻的态势在中国发展,今后的问题就绝非是靠公关手段就能解决的。
“双重标准”让洋快餐难守规矩?
洋快餐巨头为何还会出现低级质量问题?上海一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表示,在现行的食品安全分类监管体制下,在往年的监管中被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低的大型企业,监管抽查的力度不如小作坊来得密集,这也给了历史记录良好的福喜漏网之机。
业内人士反映,国际知名品牌在海外市场是循规蹈矩的,消费者确有“上帝”的感觉;为何进了中国市场,行为就发生了“变异”:一方面赚取大量的利润,另一方面却如此“傲慢与偏见”?
“先国外、后国内”的被动监管局面,还暴露了我国当前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落后。专家分析,中国在一些产品安全检测上面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施行标准和检测方法有些较为粗放。
专家表示,在国内即便是有法可依,也很难让洋品牌“守规矩”,因为企业违法的成本太低。早前,一些地方的食品监管部门对个别洋快餐店作出“15天关门整顿”的处罚,作用微乎其微。
上海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专家组成员沈建华说,在国外如果发现类似事件,企业会彻底完蛋,永无再生之日,不仅被罚得倾家荡产,也会遭到合作伙伴的抛弃。而在中国,企业违规后可能“借尸还魂”,用亲戚的名字重新注册一个公司,“制度上需补好缺口,避免企业违规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