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河流的“南下河”早已为山东潍坊市民所熟知,“南下河”不是河,没有河水流淌,“南下河”是市场,每天人流如潮。市民们的餐桌因它而菜肴丰富。寒来暑往,曾经自发而成的南下河市场,尽管岁月更迭但依旧充满活力,它承载着许多人的梦想,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也丰富着更多人的记忆。最近,作为城区最大“菜篮子”的南下河市场,却起了波澜,因为传言越来越多:南下河市场要搬迁了!
闻传言
南下河市场要搬?传言四起
记者走近探虚实,买卖如昔
“南下河市场要搬迁,这是不是真的啊!”不知从何时起,南下河市场要搬迁的小道消息像一阵风一样传遍了市区,而且版本越来越多。有的说要搬到奎文区廿里堡,有的说要搬到寒亭区,更有人说要搬到潍城区豪德广场。甚至连百度和潍坊吧都出现了关于南下河市场要搬迁的帖子。1月10日,来自坊间的传言引领记者走进南下河市场,去聆听搬迁传言掀起的“涛声”。
早上6时30分许,天刚蒙蒙亮,位于潍坊城区健康东街与文化路交叉路口东南侧的南下河水产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已经早早醒来,冬日的严寒没有影响这里的繁忙。市场的北大门处,大小车辆川流不息,市场内各个交易大厅前满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一辆寒亭牌照的货车车主将他的轻型货车径直开到水产二厅门北侧,几名早已等候在此的男女迅即围上前去,卸车、过秤、交钱,十几分钟的时间,一车冷冻的鲅鱼批发一空。货车车主摁了摁装钱的棉衣口袋,擤了一把冻出来的清涕驾车而去,车轮碾轧着路面上的残冰发出清脆的“咔咔”声,一如他此时的心情。
郑海斌是来自淄博城区的一位酒店老板,一件军大衣,一顶棉线帽将他包裹得严严实实,他的一辆“福田”轻卡上满载着各种海鲜产品。“我是昨天下午过来的,在朋友家里住了一宿,今天一早就到了南下河市场。我今天买了不少海产品,干的、鲜的、冻的都有,这一车够酒店用一个星期的了。我们那里很多开酒店的人都来潍坊南下河市场上货,这里东西全,新鲜,价格还公道。我来这里进货有四年了吧,一个星期一趟,现在赶回去,中午误不了客人吃海鲜。”郑海斌边说边收拾停当,招呼司机离开了。
上午8时,在冬日清冷的阳光中,南下河市场最早、最集中的批发交易时间基本告停了,市场上各个交易大厅内外,经营各类产品的零售摊主们陆续营业,一天中小买小卖的忙碌开始了。
在水产一厅门前的一个冻虾摊点,家住樱园小区的万女士正在选购。她告诉记者,南下河市场就在家门前,鸡鸭鱼肉蔬菜瓜果什么都有,买东西确实很方便。以前她都是去超市,但因为怕结账排队,现在就愿意来市场,随买随走,不耽误工夫,天天能赶大集,真是方便!
求证实
搬迁迟早要进行,正在考察
业户不愿换地方,各种担忧
南下河市场会不会搬迁?这个问题记者在潍坊南下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孝光处得到了证实。潘孝光告诉记者,当初的南下河市场是标准化建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的市场存在设施老化、硬件落后等问题,单就停车场而论,就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停车需求了。市场搬迁是迟早的事情,有关部门已经审慎地开始对搬迁进行论证考察选址等工作,调度会也开了多次了。“市场搬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是为了更加方便业户经营和市民的生活,相信未来的南下河市场无论是容量,还是管理、软环境方面都会比今天好。”潘孝光说。
然而,业户们却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些业户都不愿意搬市场,不但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经营环境,还因为一搬迁就要投入很多。”一位业户告诉记者,不少在南下河市场经营的业户为了在家和市场间往返方便,都在市场附近购买了住房,他们的子女也都在就近的学校里读书,如果市场搬迁会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如果市场搬到很远的地方,他们得先到附近买房或是租房,孩子也得转学。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得市场、家里天天往返。”
“我们这个市场现在正是人气最旺的时候,各类店铺都满员经营。一旦搬到了距离市区比较远的地方,虽说大客户会继续跟着我们这些老店去新的市场上货,但招徕新客户肯定会费时间。搬了新市场头两年会比较冷清,这是我的经验。”另一位业户对记者说。
一些零售业户更是忧心忡忡,“一些市民之所以不在家门口买东西,而是专程来南下河市场买,就是因为来这里买海鲜、买菜、买水果等,品种最全,最新鲜,而且可以货比三家。如果搬到偏远的地方,因为交通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市民可能就不会光顾了,这就让零售业户们失去了很多生意,也让市场失掉了很多人气。”一位摆摊卖水果的业户有些担忧,因为在这里,她早已有了固定的客户群。
前世今生
曾经的南下河市场随来随摆摊
如今成为市区最大的“菜篮子”
南下河、北下河原来都是城区街道名,是以东风街(东风东街)为界的,因为挨着白浪河,市民去河里捉鱼洗澡洗衣近在咫尺,所以南边的街就叫南下河,北边的街就叫北下河。南下河水产蔬菜综合批发市场成立于1997年9月,原来坐落于奎文区奎文门北侧的狭窄地带,有经营业户200余户,主要以经营水产品为主。
水产二厅60号的业主赵秋堂,店里主要经营虾蟹、海参等,今年50岁的他从事水产经营已经有20年之久了。“我从1989年前后就开始卖海鲜,那个时候在白浪河边上(东岸)的老南下河市场。南下河市场是自发形成的,摊位都是临时的,没有属于谁这一说,但是常年在那里卖鱼虾的个体户,摊位基本上是固定的。比如说我吧,每天在同一个地方摆摊卖海鲜,时间长了,人家知道你在那里卖海鲜,没人会占你的摊位。那个时候摊位不紧张,一般来卖货的都能找到地方摆摊,新来的一般会顺着南下河街一直往南摆,就这样卖货的越来越多,渐渐成了规模。”聊起当时的老南下河市场是如何管理的,赵秋堂对记者说:“就是南下河工商所的工商(人员)来收点地铺费,一天块儿八毛的,很少。那时候人都实诚,很少见耍秤杆子骗人的,也没有掺假使假的,卖东西买东西都看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