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很多中小粮食加工企业关门了,没关门的也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生存艰难。”9月2日,记者拨通高邮双兔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卫东的电话后得知,这主要因为进口大米的冲击。“我们企业加工的稻米中,三分之一是杂交米,三分之二是粳米。加工粳米利润还不错,杂交米就亏了——去年杂交稻上市时,每斤收购价1.45元,现在跌到1.15元了。照目前的情形看,我们公司还没加工的1万多吨杂交稻要亏损500万元,周边那些主要加工杂交稻的就更惨了。”
徐卫东解释,进口的大米主要来自越南、缅甸、巴基斯坦,品种为籼米,进口价格每斤1.5-1.7元,而我省种植的“丰良优”杂交稻加工成米后,每斤价格接近2元。“粳米中难以掺杂籼米,而杂交米中掺杂籼米的现象很普遍。大米经销商用掺杂的手段,使得地产杂交米价格大大下降,加工企业的出厂价格自然被压低,只能亏本销售。”
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国钧证实了这种说法。他说,往优质米种掺杂质量较次的米是不少大米经销商的做法,由于大米进入流通领域后,就不属于粮食部门管理范围,因此,究竟有多少大米是“掺杂米”还是个谜。南京粮食集团粮油交易市场总经理梅勤告诉记者,南京市场主要销售粳米,目前受进口大米影响还不明显。“但籼米的用途比粳米广得多,其他粮食加工品中有没有掺杂籼米,就不大清楚了。”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对于进口粮食有配额限制。今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的具体分配情况是,小麦963.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90%;大米532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我省也有一批拥有进口粮食配额的企业,南京口岸一直以来就是重要的粮食进境口岸。张国钧说,由于国内粮食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除了正规渠道进口,配额以外的边贸粮食交易数量也很大。尽管单个企业的边贸交易量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合起来数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