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稻子价格会一步一步往下走。往年的行情是越到后来,稻子水分越来越少,价格会慢慢提高一点,可今年恰恰相反,开镰时的收购价是150元一担(50公斤),现在跌到只有140元了。”溧阳市社渚镇种粮大户刘银美说到粮价时,有点发愁。她种了1500亩水稻,今年是难得一遇的丰收年,亩均比去年增产50公斤,加上今年国家把粳稻收购价提高到每担140元,按照往年惯例,实际成交价会高于最低收购价,因此她估计今年每亩起码能增收200元左右。但依照目前的稻谷收购价格,亩均效益实际上与去年基本持平。“这样的价格我就舍不得出售稻子了,现在我还留了50万斤,想等价格高上去一点后再销售。”
建湖县恒济镇种粮大户肖昭勤除了种一部分粳稻,还种了杂交稻,“粳稻每担140元,比去年每担降了5元。杂交稻降得更厉害,去年每担145元,今年只有130元了。目前这样的价格,增收肯定是谈不上了。”他也留了一半稻子没出售,“除了种口粮的农户,据我所知,很多种粮大户都舍不得在这个价位出售粮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粮价下行呢?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粮食加工企业高邮双兔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卫东告诉记者,最大的原因是进口大米太多了。“一些大型国企为了自身利益,大量从越南等国家进口杂交稻米。进口的大米每吨只有3200多元,而我们这里的粳米每吨要3800-4000元,尽管进口大米的口感远不如粳米,但对粮价的冲击是很大的。”他认为,现在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进口一些优质大米是可以理解的,而大量进口普通大米,就会造成与民争利,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收购价低,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户利益,也影响了加工企业利益。去年加工好的大米售价每吨4200元,今年普遍不到4000元了。”
中国粮油信息网显示的信息证实,今年,我国大米进口呈现大幅上升之势,1至9月共计进口稻谷和大米189万吨,同比增275.7%,大大超出了2011年全年的进口量。10月份进口量更大,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口了198万吨大米,比去年同期的50.5万吨,翻了近两番。该网站专业人员分析说,以越南米为例,前期港口提货价为每市斤1.67元左右,进入内地市场后最高也只有1.80元,而国内中晚籼稻米销售价格多在1.9到2.2元之间。大量廉价的进口大米进入我国市场,对国产大米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加上还有一些不法分子走私来的低价米,使得国内粮价步步走低。
不过,省粮食局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的粮食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确实低了一点,但粮价波动还在正常区间内,没有出现大涨或者大跌。“粮价下行,除了进口大米冲击,还因为一些粮食加工企业的仓容没有腾出来。同时,有些加工企业对未来价格走向把握不准,还在观望之中,不敢敞开收购。”他还指出,在粮食丰收的前提下,粮价继续上行的空间并不大,“粮价是百价之母,大幅波动会很快影响上下游产品价格。只要粮价保持在正常区域内,就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