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是大豆出口大国,但最近10年来,却出现了大豆进口量猛增、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大豆主产区加工企业停工甚至破产等现象。
大豆进口量持续上升
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呈持续上升之势,2011年达到5263.4万吨,约为国产大豆产量的3.63倍。进口大豆主要是转基因品种。
中国大豆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登高说:“预计2012年大豆进口量接近6000万吨。”
为何要进口大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源食品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豆粕饲料加工的扩张。与此同时,豆油成为我国第一大植物油品种,消费量占总量的85%以上。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开始大量进口大豆。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薛达元认为,由于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对油料的需求很大,如果不进口大豆,我国需要额外增加20%的农田才能满足油料需求。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今年初在人民网的一次访谈中也表示,近几年,我国每年都进口5000多万吨大豆,这些大豆按现有的品种和技术水平测算,需要4亿多亩土地,接近目前玉米或者水稻的播种面积。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段武德表示,转基因大豆与国产大豆相比具有3个优势:一是含油率高2—5个百分点,加之可以同时加工有溢价的高蛋白豆粕,因此可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转基因大豆因规模化种植,单位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普通大豆;三是转基因大豆表观与整齐度较好,品质易于得到保证。
转基因大豆快速推广
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刘登高认为,美国将大豆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用补贴支持大豆生产,并支持粮商到巴西、阿根廷开发土地,种植大豆。“美国对大豆的补贴、倾销,造成了我国大豆与其他农产品价格的扭曲,这是我国大豆产业问题的根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魏亮认为,美国将转基因大豆作为重要出口产品,得到育种企业和粮食生产商的追捧,并利用价格杠杆迅速推广。一方面,在政策上,美国依靠政府补贴和信托资金,压低从种子到田间护理、收获等各环节成本,抬高合约收购价,提升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在销售和深加工上,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等机构实施宽松的事后监管。同时,不含转基因、激素等成分的有机食品价格显著高于一般食品。如此,通过价格杠杆,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
魏亮认为,在转基因大豆推广中,因为可收取高额专利费,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和跨国粮商也扮演着推动的角色。当前转基因大豆商用技术和专利多数掌握在美国及在美国注册的孟山都、杜邦等公司手中,巴西等不少国家长期按销售额的2%向孟山都公司等缴纳专利费。
中国农科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说,截至今年7月31日,全球共有转基因大豆专利申请1310件,拥有转基因大豆专利较多的国外企业是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
国产大豆如何应对
在大豆贸易中,定价权是核心。魏亮表示,巴西、阿根廷、中国等大豆主产区的生产和消费市场渐次被转基因大豆占领,形成了转基因育种、生产、加工、零售、品牌等全程产业控制。我国大豆市场定价权旁落他人,对外依存度极高,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近年来,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急剧缩减,主要原因就是种植大豆效益太低。为使大豆播种面积保持在相对合理区间,建议对豆农实施播种补贴,使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左右。
刘登高建议,首先,学习欧洲、日本等在国际化进程中保护农业的经验,进口农产品要以不危害自主产业为前提。其次,要发挥我国本土大豆的特色优势。我国非转基因大豆蛋白深受欧洲市场欢迎,在世界食品蛋白市场占有率达50%。刘登高说,在国际市场,食品级大豆价格要高于饲料级大豆,一般价格相差30%—50%。在我国,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的优势难以发挥,这是制约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东北大豆主产区盛行出售食品豆,国内市场食品豆的价格开始与油豆拉开距离,高蛋白含量的种子广受农民欢迎。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刘登高说,目前大豆深加工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应该扶持大豆产业龙头企业,提高高质量深加工产品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