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粮油 >
创新发展方式 打造粮食发展新增长势
时间:2014-01-04 14:11  浏览次数: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规划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部署“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为我国未来发展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使我们工作目标更明确。“两个倍增”、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更广阔路径。十八大精神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是我们做好农业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力争更高水平地做好本职工作。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粮食总产量的数字: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791.4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粮食产量10800亿斤的规划目标。站在粮食“九连增”的台阶上,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指导“三农”事业发展?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粮食生产新增长势?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粮食“九连增”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进入新一个黄金期,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显著的标志是粮食“九连增”。“九连增”有几个特征值得关注:

  一是增长的罕见性建国以来只有1950-1958年出现过“九连增”,但仅增产1689亿斤,比这次少1489亿斤。世界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只有美国、印度曾经出现过“五连增”。因此,我国粮食“九连增”不仅历史罕见,更是世界罕见。

  二是增长的同步性九年里,粮食面积无一年减少,单产除2009年外,其余8年均有提高。呈现了面积、单产同步增加的好局面。

  三是增长的均衡性九年里,夏粮8年增产,早稻6年增产,秋粮8年增产;九年里,全国有25个省市区增产,只有6个调入省市减产。长期以来,地区间你增我减、增长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变。

  四是增长的内生性九年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双双超过50%,粮食增长的内生性显著增强,长期以来依靠粗放经营、资源扩张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改变。

  五是增长的协调性在粮食实现“九连增”的同时,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叶、蚕桑等作物也同样稳定发展,改变了过去常常出现的“粮上经下、粮下经上”的局面。

  作为全球人口数量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的头号大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创造了世人称叹的中国奇迹,增强了我们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科学确定粮食安全目标,需要保底线、保基本、保重点

  当然,粮食“九连增”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的路更加艰难。今后十年,既是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战略关键期,也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艰难爬坡期。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我们认为,首要是粮食安全,重点是总量平衡,难点是结构平衡。

  九年来,尽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其他农产品稳定发展,但供求缺口仍然在逐年扩大,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进口品种逐年增多。九年期间,大豆净进口增加1.6倍,食用油增加近5成,棉花增加6成,食糖增加3.3倍。去年以来,玉米、小麦和大米也开始净进口。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需要依靠进口补充实现我国农产品供给平衡,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还要顺应在全球配置资源和全球市场竞争这一大趋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有些产品,我们少不了、缺不得,需要进口补充;有的产品竞争力我们比不了,缺乏优势,不让进也不行;有些产品我们资源环境支撑这根弦绷得太紧,进一步发展持续不了。

  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创新保供给的思路,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构建粮食供求平衡的新格局。立足我国资源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保有舍的方针,科学确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就是保底线、保重点、保基本。

  保底线,就是确保粮食(含大豆)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据农业部信息中心资料,粮食自给率(含大豆)由2003年的100%下降至2011年的9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确保这一格局不被打破,千方百计保障90%粮食自给率的底线不被突破。据预测,到2020年需求量将超过14400亿斤,增加1800亿斤。这就意味着,粮食产量每年要增加200多亿斤。实现这一目标有难度,也有希望。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67亿斤,本世纪以来平均增产212亿斤,“九连增”期间平均增产353亿斤。

  保基本,就是确保稻谷、小麦完全自给大米、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和主食,全国有60%的人吃大米,40%的人吃面食,13亿人,人人要吃,天天要吃,餐餐要吃,绝不能依赖进口。目前,我国稻谷、小麦产需平衡,但从2011年以来,开始出现净进口,今年继续呈增加态势。有人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口粮消费将会有所减少,但由于人口在持续增加,加上对大米、小麦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同时考虑到水稻、小麦生产对水资源消耗大,单位面积产量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小,保障稻米、小麦的完全自给,依然任务艰巨,不可掉以轻心。

  保重点,就是确保玉米基本自给,力争自给率95%以上玉米是主要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这些年尽管生产发展迅速,但仍然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今年1-10月,我国玉米净进口38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04倍。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升,玉米用量将呈快速增长。由于城镇人口膳食结构中肉蛋奶增加,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就将增加饲料用粮75公斤,饲料用粮将占粮食需求增量的68%。玉米是高产作物,但我国玉米单产水平还比较低,2011年玉米亩产383公斤,只有美国亩产水平的56%,潜力还很大,只要紧紧依靠科技,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确保95%的自给率是可以做到的。

  在整个种植业发展目标上,我们要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力争”,除了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以外,还要力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以上;力争棉花、食糖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力争蔬菜稳定供应。




上一篇:昨美农业部公布了最新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   下一篇:美国农业部报告解读:数据符合预期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