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行业并购国际化 食品业掀起国际化大潮
时间:2013-12-24 09:16  浏览次数:

  民以食为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对于食品业来讲,不仅快速扩张,而且在诸多细分领域热点不断。

  在这一年,食品业已进入“中国收购”时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趋势不变,且有“蛇吞象”的气魄,不仅在并购数额上再次突破,也开创了寻求海外再次上市融资的新案例。

推荐阅读

胡任标主力控盘法

揭秘当前主力机构最盛行的操盘技术…[详细]

明年小长假可能不调休
  • 下跌休止符现身 机构反弹呼声日渐增强
  • 券商最新评级:10股逢低可大胆吸纳
  • 金融界盈利宝,活期储蓄利率提升1000%

      在这一年,食品行业不断在国际范围内实行“拿来主义”,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还是相关企业在产品经营和营销方面,都在对国内外经验进行借鉴甚至合作。

      在这一年,依旧有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食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和供应链的复杂化,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一国或者某一区域问题。

      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食品行业兼并收购仍将活跃,最为活跃的领域会集中在酒制品、乳制品及休闲食品领域。本期解读2013年食品行业关键词——国际化。

      行业并购国际化

      今年9月,双汇国际完成了对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此项交易价格为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31亿元),包括史密斯菲尔德的债务在内价值71亿美元。

      从交易金额来看,双汇的上述收购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美进行的最大规模收购,也打破了去年光明食品集团收购英国维他麦(Weetabix)食品公司近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70亿元)的交易额。

      实际上,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波折不断,相关不确定因素让这起收购案充满变数,包括股东反对、美国舆论担忧、其他竞购者加入等;而光明食品的海外并购道路并非一切顺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光明食品此前曾相继与澳大利亚企业CSR的糖类业务、英国联合饼干公司(UnitedBiscuits)等企业传出过收购“绯闻”,但最终未能成功。

      但即便如此,国内食品企业海外并购的势头未减,特别是乳企海外收购动作频频。例如,光明乳业(行情,问诊)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并实现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此外,7月初,伊利集团宣布与美国最大牛奶企业DFA达成战略合作。

      分析企业出海并购的原因可以发现,一方面,龙头企业谋求收购国外高端品牌及上游产业链资源,以加强产业链控制及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以及中国巨大的食品市场让诸多国外企业看到机会;此外,随着政策监管、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众多中小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并购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不久前表示,中国企业借助并购重组获得外延式扩张,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对于海外并购重组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万隆表示,重组对企业有利,对经济的转型和企业的产业升级都非常有用,重组也是决定境外并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不过,海外并购需要大量资金,这就需要取得金融和资本的支持。在双汇并购案中,双汇也是获得了银行财团的贷款,近期双汇国际又与中国银行(行情,问诊)签订协议以支持海外扩张。

      光明食品则另辟蹊径,表示将推广“新莱特模式”——将海外收购的资产在海外上市融资,以继续推进公司的发展和释放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在业内看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借助海外市场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变输血为造血,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上一篇: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收购大连新中海产食品有限公司的公   下一篇:农业挑战:基础资源越来越重要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