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会议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实舌尖上的安全就是要通过“抓好产品源头”、“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惩戒力度”,注重把好“质量关”、“监管关”和“惩戒关”。
落实舌尖上的安全,根本就是要抓好农产品质量源头,把好质量关。“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一头托着广大市民的饭碗,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前些年出现的“三鹿奶粉”质量问题,让许多消费者家庭经历痛苦、使社会对奶粉行业失去信任、丧失信心,其负面影响至今余波难平,不仅沉重的打击的我国的奶粉产业,也直接影响了作为奶源源头的奶农的利益。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地方只顾经济效益将废水、废渣、废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不得不在工业废渣上种植,用工业废水浇灌,工业污染物、人体有害物经土壤直接进入了食物链、进入了农产品的流通领域,最终被端上了百姓的餐桌。面对严峻的形式,必须要在农产品质量源头上下好功夫,做足文章,努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做好工业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关闭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特别严禁污染企业在国家主要的农牧区、农耕区投资设厂;积极做好引导,鼓励农民使用对环境、农产品负面作用少的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多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
落实舌尖上的安全,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把好监管关。守住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才能干好大家的事。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食品领域的监管涉及工商、质检、环保、公安等多部门,部门间各司其职,既明确了相互之间的责任分工,也为堵住不合格食品设置多道关卡。然而现实中病死猪、注水肉、地沟油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竟能频频突破多部门的一道道防线,归根到底是监管部门条块分割明显、体制机制不健全、配合不严密的结果。对于大型食品企业的监管最见成效,各监管单位都抢着监管,监管也能一步到位;而对于为数众多、也最容易出现食品健康问题的小企业、小作坊,却往往监管乏力,出现“九龙治水,越治越乱”的现象。对此,应当着重打破部门间的条块分割,注重监管体制的完善、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监管领域的全覆盖。同时,要加强监管体制创新,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就已经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都能进行追根溯源的监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使对食品的监管最终突破被动监管的窘境,最终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省心。
落实舌尖上安全,重点是要加大惩处力度,把好惩戒关。在食品安全领域,惩戒力度小,违法利润高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违法生产和流通问题食品的源动力。许多企业在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往往是通过缴纳罚款、赔偿消费者的方式息事宁人,违法利润与惩戒力度存在巨大反差,助长了食品生产领域的不良风气。因此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就是要让相关企业和个人承受不起违法的后果,通过停产整顿,建立诚信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等方式让违法不仅影响违法企业的当下,也影响其今后的生产经营;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惩处范围,不仅要惩处违法生产者,对明知是问题食品的经营者,也应进行惩戒;就是要启动问责机制,对监管不力的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要严肃问责。惩处是手段不是目的,打击维护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就是为了震慑不法分子,使食品的生产、流通步入正轨,进入正常渠道。“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良心产业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只有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以儆效尤”,减小食品问题的反复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