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公益竞争有助于行业发展
史:中国公益机构发展很快,在中国做公益需要竞争吗?
冯:马云进入T N C(大自然协会)之后,也将许多企业家也拉了进去。像阿拉善协会,在做一些好的项目时,也会(与其他基金会)竞争。但我们都是做企业出身,知道产品要做差异化,也都不会盲目学别人。比如壹基金,原来做三件事,即救灾、儿童救助和扶贫,后来为了竞争,将三件事减为一件事,将扶贫和儿童救助的项目减去,如救助自闭症儿童的海洋天堂等项目停掉,专心做救灾,将救灾流程做得更专业更规范,将这一件事做到最好、最专业,这就是竞争。
还有爱佑基金会,原先也还做儿童耳蜗工程等,后来也决定只做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它规模做上来后,得到很多人支持,现在已是国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最大的民间救治机构。
国内还有其他一些公益基金会,也都会考虑避免做与别人同样的事。这是好事。适度的竞争,会让每一家基金会去考虑它的发展战略,提升它的管理团队。目前公益之间的竞争,都还是一种温和的竞争、健康的竞争。通过用竞争的思维,带动项目间竞争,使公益项目最终发展得更好。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红 图片由北京万科大都会提供
现场对碰
未来会有更多人尝试社会企业
听众提问:企业家做慈善,通常都要求将企业与公益分开,目前社会企业的提法很火,你觉得靠不靠谱,自己会不会在社会企业方面做一个引领?
冯:国内许多公益人士都知道“社会企业”,但大部分做社会企业的人,是没有做过生意的人,因此很少有人(做社会企业)成功;我很少看到赚钱很成功的人,去做社会企业。目前阿拉善协会在做一个尝试,将治沙前沿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小米交给大成企业集团,去做成一个产品,然后去卖向市场,这个成功率相对会比较高。因为大成本身就是一家食品企业,有商业经验。我个人目前没有做社会企业的想法,公司在商业与公益方面也是分得很严格的,捐掉的就是捐掉了(不会再跟自己的商业有关系),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愿意去尝试社会企业。